案例二:老年人赡养权益保护
/ 发布时间:2020-12-01 / 浏览量:5561
1.基本案情。老人张某秀有四个子女,自老伴逝世后因年事已高、体弱多病,难以独自生活,子女未尽赡养义务。张某秀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四子女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
一审法院查明,原告张某秀年迈体弱且老伴已逝,生活确已无法自理,四子女协商提出了轮流赡养老人的计划,但因为琐事产生矛盾没有按计划执行,原告张某秀只得暂时居住在二女儿魏某花家里。原告张某秀向法院提出了三个请求:一是请求法院判令四被告每月支付赡养费5000元(经法院调解后改为400元),二是希望继续在二女儿魏某花家里居住,三是要求今后因自己生病治疗产生的开支由四被告均摊。一审法院判定老人张某秀胜诉。除二女儿魏某花外,张某秀的其他三子女不服,于是上诉到上级人民法院,请求法院撤销每月支付赡养费400元的判决,改判老人张某秀轮流到子女家中生活。
2.处理结果。一审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有关规定,结合老人本人意愿以及当地物价水平,判决:(1)原告张某秀继续跟随被告魏某花生活,日常生活起居由被告魏某花具体照料,被告魏某辉、魏某秀、魏某民应时常看望;(2)四被告每人每月支付张某秀赡养费400元;(3)张某秀今后若因病住院治疗的花费,由四被告平均负担。
二审法院指出,子女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子女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承担赡养义务。经过审理认为,一审法院综合考虑了老人意愿、当地消费水平和子女生活条件,判决并无不当,因此驳回上诉,维持一审判决。
3. 案例分析。赡养老人,让老年人安度晚年,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亦是子女的法定义务。在赡养义务的履行上,一、二审法院除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支持赡养费用给付请求外,同时责令与老人分开生活的三子女“常回家看看”。该判决将精神上慰藉与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的赡养义务内涵密切统一,体现出处理赡养纠纷案件时减少矛盾、调解为主的原则,尊重了老年人的赡养方式选择,彰显了司法对老年人的关怀,对同类赡养纠纷案例的调处具有参考价值。
上一篇:老年维权案例一:涉老民间借贷纠纷
下一篇:案例三:老年人住房权益保护
热门资讯
- 海口市老龄工作事务中心与广东智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达成 战略合作一-共同打造“银龄幸福卡"服务体系
- 三伏天晒背靠谱吗?
- 习近平主席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引发与会嘉宾热烈反响
- 鞍山灵西社区:打造家门口养老“幸福圈”
- “晚安牛奶”是助眠新宠还是营销噱头?
- 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上线
- 谌贻琴:积极扩大文旅和养老服务消费 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 陆治原为民政部党员干部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 器官“年龄”影响寿命,大脑最关键
- 叫停!这项手术不得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 2024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规模达9万亿元 健康消费扩容升级
- 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时强调 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 民政部:开展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加大老年人消费维权力度
- 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我国开展“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 两部门将组织开展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 守正创新 让中医好方变好药
- 小暑:顾护脾胃,静心度夏
- 筑牢健康证这道“防火墙”
- 一场追思会 拳拳念母心
- 健康科普,去伪存真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