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她在北影学表演
来源:新京报 / 作者:彭子洋 / 发布时间:2019-01-04 / 浏览量:7169
冬日清晨,67岁的杜松叶穿着一件花棉袄,系着一条红围巾,匆匆走在北京街头,嘴巴里不停地重复着影视剧台词,手里攥着小抄。
与很多老人不同,她赶往的目的地不是菜市场,而是北京电影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表演班的课堂。
她活得和同龄人有些不同,她的日程里没有带孙子,没有广场舞,也没有麻将牌,只有做好一名大学生,学习表演和实践表演。
“奶奶级”大学生的一天
早晨9点钟,等候上课很久的杜松叶起身换上训练服,和形体教室的同学们一起压腿、抻腰。她是北京电影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表演专业的一名学生,也是北影年龄最大的学生。
“大姐,您慢点”。做动作时,老师总让杜松叶点到为止,但是不服输的杜松叶每个动作都是向同学们看齐。
中午12点,下课后,杜松叶赶到学校食堂吃饭,饭后就急着回寝室背台词。“马上就要排毕业大戏了。”杜松叶很重视这个大戏,一有空就背台词,她想把里面女性角色的台词都熟悉,这样老师到时无论分给她什么角色,她都有准备。
晚上六点钟,忙碌一天的杜松叶又来到学校的小剧场看同学们表演的话剧,她看得兴致勃勃。只能容纳300人的小剧场里,杜松叶和大多数同学一起站在过道上看完了表演。
“我每天可忙了,忙得都没空生病。”杜松叶捂着嘴,呵呵地笑。
从“横漂”到“北漂”
“我的那些老姐妹们都不理解,为什么我放着家里190多平米的房子不住,要到北京受这苦。”杜松叶双腿交叉,坐在她北京寝室的架子床上,架子床咯吱咯吱地响。
杜松叶来自河南洛阳,退休前是当地农机公司的销售主管。闲不住的她退休后先是参加洛阳的老年模特队,玩“抖空竹”、唱河南戏,但这些活动都没能留住她的心。一次偶然的机会,杜松叶去拍了一个情景剧,从此她对影视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
2015年11月,也是杜松叶退休的第二年,她决定去横店拍戏。做一名“横漂”。在横店拍戏的日子里,早上三四点起床、凌晨一两点收工是生活常态,8个小时70元,超过8个小时每小时加10元是基本收入标准。
“老姐妹们都说我傻,别人拍戏是挣钱,我去拍戏还赔钱。”杜松叶说自己现在这个年纪,开心和健康就是最重要的,不图钱。
后来,一位电影专家去横店开讲座,在自由发言时间,杜松叶向专家提问:“我今年64岁了,像这样的年龄去学表演还晚不晚?”得到的答复是:“学无止境,任何时候开始学习都不晚。”
这句话像是给杜松叶开了一扇窗。之后她就开始了解国内影视院校的招生情况。她和在横店认识的朋友一起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现在两个人也成为了北影的同学兼室友。
如今她们租住在学校旁边的一栋居民楼中,与室友分享一块用布围起来,不足10平米的“卧室”。这个合租房里一共有4户,而她们的“卧室”就在房子的客厅里。
“67岁成为大学生,是我的福气”
“老伴儿和儿子都特别支持我来北京学习,”杜松叶背着书包穿梭在北京地铁的人流中。“他们说,我能出来跑,证明我身体好,只要身体好,我开心,他们就都支持我,67岁成为大学生,是我的福气。”
杜松叶的生活更加奔波。因为时常在大兴录节目至深夜,她只能在节目组酒店住宿。早晨就免不了站两个小时的地铁回学校上课。她丝毫没有疲惫的感觉,只要有戏演,身上就好像有着使不完的劲。
正说着,杜松叶在北京的地铁车厢里就眉飞色舞地念起台词。
责任编辑:杨勇
上一篇:91岁老师从一块银元开始助学 20多年舍不得买新衣
下一篇:65岁大爷征战达喀尔 平日爱健身也爱秀腹肌
热门资讯
- 让“养生”宝地变成“养老”福地
- 京蒙加强医疗协作 助力老百姓在家门口便捷就医
- 西藏:健全养老服务 守护“夕阳红”
- 别卷了 有的时候胖真的不怪你 这是不是你的减肥现状
- 青春期后为何生长趋于停止
- 长期便秘 警惕“糊涂”风险
- 人类基因簇新序列发现 有助研究转录调控、进化和设计癌症靶向药
- 呼吸道感染患儿如何就诊 ——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热点问题解读之六
- 新华网评:这句表达掷地有声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国共产党领导外事工作条例》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 第九届中医药发展与科学大会在吉林通化开幕
- 咖啡渣或可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
- 细菌能储存记忆并将其代代相传
- 统筹医疗资源 方便群众就医
- 国家卫健委: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为主
- 被心梗“盯上”的年轻人应引起重视
- 如何看待呼吸道疾病“叠加感染”?国家卫生健康委邀请权威专家解答热点话题
- 我国已发布156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 9批集采共覆盖374种药品 挤压药价“水分”更多惠及百姓
- 嘴唇干裂、起皮儿? 不能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