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超2.1亿人 四类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启动
来源:中国网 / 发布时间:2024-06-04 / 浏览量:831
中国网5月29日讯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建设高素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为新时代新征程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近日开启养老服务人才技能技术培训。据了解,首批培训项目涵盖了养老护理员、老年人心理健康管理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干预指导师等四类岗位人员。目前,该项培训工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且重要趋势。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676万人,预计“十四五”时期这一数字将超过3亿,我国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数据显示,中国城市老年人失能和半失能的占到14.6%,农村已经超过20%,这部分老人需要专业的护理和照顾,按照老年人与护理员比例3∶1推算,全国最少需要1000万名养老护理员。目前,全国老年福利机构职工只有22万人,取得养老护理职业资格的只有约2万人,不仅与中国几千万失能老人的潜在需求相差甚远,而且由于服务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其专业水平、业务能力、服务质量、供需关系极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能胜任新时代需求的专业护理员已经成为当下最紧缺的人才之一,养老护理人才培养日显迫切。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在解读《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时表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根本源泉,要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提升新增劳动力质量,加快培养养老护理员队伍,加快培养为老服务的社会工作者、志愿者队伍,壮大老龄产业从业队伍,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民政部等21个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采取集中轮训、岗位练兵、网络培训等多种方式,持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全面推行就业岗前培训,持续提升养老服务人才能力素质。
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负责人表示,人才是养老事业发展的根本,培养更多高素质养老服务人才,是丰富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必要之举。作为全国老龄办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信息中心承担着为促进老龄事业发展提供人才培训与咨询业务的核心工作。此次推出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培训项目,是积极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挑战和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据悉,中国老龄协会此次推出的四类岗位培训项目,网上学习,每个月组织一次线上考试,考试合格者获得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颁发的合格证书,人才信息进入中国老龄协会官方查询系统。
上一篇:打破养老信息孤岛,这份研究报告建议建立养老服务信息共享平台
下一篇:北京:将建立“老老人”常态化探访关爱服务机制 ——市政协主席年度提案办理协商聚焦养老服务,吸纳委员建议
热门资讯
- “十五五”养老服务如何升级?居家养老银发经济成市民建言焦点
- 重庆召开民政养老服务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 重点介绍全市养老服务高技能人才公费培养试点项目
- 关于印发《辽宁省促进银发经济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 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让公众防护更精准
- 规范老年培训实现老有所学
- 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上线
- 浙江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浙江省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统计公报》的通知
- 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 陆治原在《机关党建研究》发表署名文章:驰而不息深化纪律建设 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 关爱颈椎,守护“生命之桥”(名医讲堂)
- 夏季也可泡泡脚(中医养生)
- 让长护险照护安稳晚年(无影灯)
- 人社部:个人养老金领取时需要缴纳3%个人所得税
- 关于遏制养老机构重特大火灾事故,国家消防救援局征求意见
- 第七部《康养蓝皮书》将发布
- 聚焦“老年旅游与康养技术”,第七部《康养蓝皮书》出版
- 第七部《康养蓝皮书》将于6月21日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发布
- 第七部《康养蓝皮书》即将发布
- 聚焦“老年旅游与康养技术”,第七部《康养蓝皮书》出版
- 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一瞥
- 日行百分钟,慢性腰痛风险降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