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应占全天食物总量的25%至30%
来源:科技日报 / 发布时间:2024-06-04 / 浏览量:660
科技日报讯 (记者华凌)中国营养学会近日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8.4%的居民在工作日不能每天吃早餐,周末29.7%的人不能每天吃早餐,且早餐食用谷薯类比例达89.4%,食用奶豆、蔬果比例不到50%,膳食结构不够合理。营养专家提示,吃好早餐是改善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状况的重要环节,提高健康水平应从每天的早餐做起。
营养专家指出,大量科学证据表明,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不好,会增加肥胖风险。早上人体血糖水平较低,不及时吃早餐会刺激身体分泌一些激素,易促进脂肪生成。同时,不吃早餐,空腹时间长,人容易产生饥饿感,导致在午餐等餐次进食高热量食物。
相关研究表明,长期不吃早饭会使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21%,还会增加罹患心血管、消化系统等疾病风险,对儿童青少年大脑发育以及成人的记忆力和情绪也有不良影响。
专家认为,丰盛的早餐不仅能够最大程度抑制食欲,更好控制体重,而且会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维持血糖稳定状态,降低罹患糖尿病风险。
那么人们应该如何吃好早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早餐要保证食物多样,最好4类品种以上,至少包括主食1份、奶类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1份、蔬菜水果各1份,以保证获得的营养物质全面充足。
专家提示,早餐不能吃太少,应占全天食物总量的25%至30%,能量供给与午、晚餐相似。食用早餐时间不宜太晚,尽量在9点前吃完。鼓励家庭成员共同进餐,在温馨愉悦的氛围中开启美好的一天。
上一篇:天一热高血压“痊愈”了?是假象!
下一篇:打破养老信息孤岛,这份研究报告建议建立养老服务信息共享平台
热门资讯
- 海口市老龄工作事务中心与广东智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达成 战略合作一-共同打造“银龄幸福卡"服务体系
- 三伏天晒背靠谱吗?
- 习近平主席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引发与会嘉宾热烈反响
- 鞍山灵西社区:打造家门口养老“幸福圈”
- “晚安牛奶”是助眠新宠还是营销噱头?
- 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上线
- 谌贻琴:积极扩大文旅和养老服务消费 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 陆治原为民政部党员干部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 器官“年龄”影响寿命,大脑最关键
- 叫停!这项手术不得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 2024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规模达9万亿元 健康消费扩容升级
- 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时强调 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 民政部:开展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加大老年人消费维权力度
- 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我国开展“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 两部门将组织开展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 守正创新 让中医好方变好药
- 小暑:顾护脾胃,静心度夏
- 筑牢健康证这道“防火墙”
- 一场追思会 拳拳念母心
- 健康科普,去伪存真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