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书画传播公益,商洛86岁退休教师:为群众留一点东西

/ 发布时间:2020-12-07 / 浏览量:1531

年轻时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并用画作为商洛人留下了珍贵的“商州记忆”,退休后20余年一直从事公益活动,用书画作品弘扬人伦规范——他就是商洛中学退休老教师鱼正发。

满满一筐画作,留住已经消失的记忆

现年86岁的鱼正发,1953年毕业于西安师范美术专修班,回商县后从事美术教育,一干就是42年。在教书生涯里,鱼正发利用课余时间跑遍商州大地和丹凤县城周边,画下了数不清的当地风物。

早在两年前,华商报记者曾采访过鱼正发老先生,刊发过他画过的旧时各地学校的模样。今年12月3日,华商报记者再次联系了鱼正发,他详细告知了家庭住址,但还是不放心,在零星的雪花中提前来到大门口等候,严谨的态度和对晚辈的爱戴一如当年。与往年不同的是,虽然住的楼离大门口不远,但他如今因为腰椎问题走不了路,出门只能骑自行车,车上还带着一只马扎,“停下来时就可以坐”。看着他骑行的背影,令人联想到他当年背着画夹带着马扎上山下乡四处写生可能也是这般模样。

和两年前并无二致,鱼正发关于“商州记忆”的画作还是零散地放在一只大盒子里,鱼正发一边翻着这些作于1960年前后的画作,一边讲着旧时商县的样子,原来,那个时候商县不仅有城墙,还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灾荒年代,不仅城墙下面种着水稻,城墙上面还种着小麦。而在南门外曾经有码头,从武汉来的船只在此停靠,运来武汉的物产,又将商县当地特产运往武汉。此外,像水门、魁星楼、商中大门、秦岭韩愈庙、高车岭四皓庙、二龙山西荆公路老桥等,也让从来没有见过这些古物的记者大开眼界,恨不能穿越历史。如今这些纪实绘画作品已被商洛市、区政协文史收藏,鱼正发老先生也出了一本《商州记忆》书画作品集,为商洛人民留下了永久的记忆。

一页页翻过这些已经有些年代的画作,鱼正发说:“画中的很多景物已经消失,令人惋惜。但这些画作可以给后人留下一些他们没有见过的、已经消失的、事实存在过的记忆,他觉得这很有价值。”

近年来,这些画中的一部分被《商於古道丹青谱》《商州古民居》等书籍收录。

热衷公益事业,用书画作品弘扬人伦规范

除了教书,鱼正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书法和绘画,他一生,写了多少幅字,画了多少幅画,连他自己都算不清。退休后,仍是一位忙碌的老人,先是义务承担商洛中学花园整修美化多年,后又担任商洛中学关工委委员,参加了市关工委讲学团。多年来,鱼正发在生活中看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急在心上,从2006年开始,萌生了开展“劝世”宣讲的创意,他搜集名人名言、历史典故,古典诗词,然后结合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编写成以针砭社会不良风气,呼唤真善美,倡导社会和谐为基本内容的劝世贤文。

为了使宣讲通俗易懂,他采用“顺口溜”的形式,用小篆、楷、草、行等字体认真完成抄写并附以图画。2007年大年初一,他不顾天气寒冷,将宽一米、长40米的书画长卷带到了公园与群众见面。“劝学篇”中他这样劝青少年:“人生风流能几年,无情岁月增中减,幼时无知尽贪玩,不学无术老大难。”“教子篇”中他这样写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养育深情终生难报,虐待老人大逆不道,愚蠢举动子孙仿效。”

2008年6月,他购买了80多米黄色标语布,抄写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同时,他又把收集起来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例分成9个方面,编成顺口溜,用真实事例,向未成年人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深受青少年欢迎。2009年,他编写了“感恩教育”书画长卷80米,先后到商州区陈塬、白杨店中学等地进行宣传。2011年是建党90周年,为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学党史、忆党恩、跟党走”的教育活动,结合商洛实际,他绘制了商洛革命斗争史5卷,长200米,编写了“李先念在商洛”“在商洛辗转的300多位将军名录”等书画长卷。为了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鱼正发在2012年3月搜集资料,编写了向雷锋同志学习书画长卷40米,在商洛中学及城区公园、广场展出宣传。

据统计,8年间,鱼正发先后搜集整理创作各种题材书画长卷37卷,总长1250多米,约30多万字。商洛市区10所学校、4个公园、9个广场、20多个镇村等人群集中的地方,都曾展出过他的书画长卷,观看者不计其数。此外,每年腊月,在义写春联室外活动现场,大家常常都够看到鱼正发老人不顾天寒地冻端端正在坐在桌子前为市民送出一幅幅春联。

鱼正发用书画作品弘扬人伦规范,尽责公益事业,受到陕西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局、省人事厅、省科协、省老龄办、省老科协、商洛市关工委、文明办、老科协等部门的连年奖励,先后多次被评为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优秀老科技教育工作者、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如今虽然年事已高,身体也大不如前,但鱼正发每日还是写写画画笔耕不辍。他说:“我已经完成了1500多米的长卷,现在身体虽然不如以前,写字画画速度都慢了一些,但我还会继续写、继续画,能给群众多留一些东西就给群众多留一些东西。”

上一篇:浙江省老年书画精品展开展

下一篇:抗战时期,为何数万知识分子奔赴延安?

京ICP备13004896号-1 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甲57号 邮编:100011

Powered by 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