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引进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 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持续提升
来源:光明日报 / 发布时间:2022-04-25 / 浏览量:2920
【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本报北京4月24日电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2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持续提升,保护水平显著增强,运用效益加速显现。
据申长雨介绍,五年来,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持续提升。累计授权发明专利253.1万件,年均增长13.4%;累计注册商标2770.5万件,年均增长29.0%。著作权、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量也屡创新高。截至2021年底,国内(不含港澳台)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5件,是2017年末的近2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第一。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额由2017年的2265.1亿元增长到3783.0亿元,其中出口年均增速达23.8%,是进口增速的2.03倍。
与此同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显著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原则写入民法典。完成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新一轮修改,建立了国际上最高标准的惩罚性赔偿制度。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现了专利、商标、原产地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的集中统一管理。最高人民法院挂牌成立知识产权法庭,最高人民检察院设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也更加有力,综合执法和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成功推动了《视听表演北京条约》正式生效,加入《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签订了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对内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由2017年的76.69分,提高到2021年80.61分,整体步入良好状态。
此外,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加速显现。有关统计和报告显示,2020年,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2.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1.97%,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版权产业增加值达到7.51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7.39%。全球领先的5000个品牌中,中国占到408个,总价值达1.6万亿美元。我国还通过专利技术强农、商标品牌富农、地理标志兴农、植物新品种惠农,有力发挥知识产权在助力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打造了知识产权助力精准脱贫的中国样本。
“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成就也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申长雨指出,我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的排名,从2017年的第22位提升至2021年的第12位,稳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是世界上进步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在多个细分指标上表现良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三年位居世界首位,知识产权收入在贸易总额中的占比持续提高,进入全球百强的科技集群数量跃居全球第二,表明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记者张亚雄)
上一篇: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
下一篇:经中央军委批准 《习近平论强军兴军(三)》印发全军
热门资讯
- 海口市老龄工作事务中心与广东智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达成 战略合作一-共同打造“银龄幸福卡"服务体系
- 三伏天晒背靠谱吗?
- 习近平主席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引发与会嘉宾热烈反响
- 鞍山灵西社区:打造家门口养老“幸福圈”
- “晚安牛奶”是助眠新宠还是营销噱头?
- 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上线
- 谌贻琴:积极扩大文旅和养老服务消费 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 陆治原为民政部党员干部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 器官“年龄”影响寿命,大脑最关键
- 叫停!这项手术不得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 2024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规模达9万亿元 健康消费扩容升级
- 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时强调 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 民政部:开展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加大老年人消费维权力度
- 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我国开展“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 两部门将组织开展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 守正创新 让中医好方变好药
- 小暑:顾护脾胃,静心度夏
- 筑牢健康证这道“防火墙”
- 一场追思会 拳拳念母心
- 健康科普,去伪存真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