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您一份冬季养生“小攻略”
/ 发布时间:2020-11-23 / 浏览量:231
送您一份冬季养生“小攻略”
22日是小雪节气,天气逐渐变冷。海河医院营养科主任宁华英提醒,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逐步进入了冬季,寒冷也随之而来。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应该顺应节气,注意保暖。
穿衣戴帽保暖为主
小雪节气后,气温明显下降,很多人都会换上厚厚的衣服,而且认为衣服裹得越紧越暖和。其实不然,衣服穿得太紧太厚,不但会限制人们的身体活动,还会影响血液循环。一般来说,老人的衣物应以质轻暖和为宜;年轻人穿衣不可过厚;婴幼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应以保暖为主,但不要给孩子捂得过厚,孩子出汗后也容易患感冒。人们外出时最好戴上帽子,这样不容易感染风寒。另外,头部有很多重要穴位,经常按摩头皮,有助于加快血液循环,也有助于头部保暖。
勿食生冷燥热食物
小雪节气过后,不适宜吃生冷的食物,也不适宜进食过于燥热的食物,以防因内热而出现口鼻干燥、口腔溃疡、口干口苦、面部痤疮等症状。如果感到口鼻干燥,可以多喝点热汤,比如白菜豆腐汤、菠菜豆腐汤、羊肉白萝卜汤等,既让人感到暖和,又能滋补津液。对于体寒者,适宜多吃一些温补食品,如羊肉、牛肉、鸡肉等。对于容易上火的人,日常饮食则应以清淡为主。这个季节的白菜、萝卜都是当季食物,富含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白萝卜还能清火、消食,可以多吃一些。
保证睡眠适量运动
随着冬季的到来,人们还应注意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这个时节,起居养生亦当顺应四时变化而养“藏”,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早睡晚起,以助阳气闭藏、精气充养。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最好在每天22时之前休息,如果在凌晨1时之后还不休息,人体的免疫力容易下降,加之小雪节气后气温明显下降,太晚休息更易令人生病。此外,对于有晨练习惯的人来说,小雪节气以后,最好把锻炼的时间安排在日出后或者午后。由于冬季的室内外温差较大,人们到户外锻炼时,要特别注意提前做好热身运动。(狄慧)
转自光明网
上一篇: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应该注意什么?
下一篇:这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热门资讯
- 上海推出老年专版健康码:工信部要求微信支付宝等适老化改造
- 让老年生活更有尊严更有幸福感
- 为什么中老年人更热衷投资?答案很简单!
- 上海试点数字人民币,帮助中老年人解决支付难题
- 多地暖心助力 春节非必要不返乡
- 未来5年,多地将发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 2月1日起施行!临沂这些人,每人每月最高补贴200元
- 总书记的一周(1月4日—1月9日)
- 学习网评:争当“创新发展拓荒牛”
- 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原地过年或许是最好的关爱
- 2021年怎样迈好第一步?权威访谈带你看
- 最强寒潮来袭!你的城市降温了吗?来碗暖汤驱驱寒
- 缅怀!今天,周恩来总理逝世45周年
- 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潜力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汇报等
- 天气很冷 有你们真暖
- 练兵备战再出发——2021年全军部队新年开训大扫描
- 以愚公精神呵护母亲河
- 联播+丨开局“十四五” 牢记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战线的谆谆嘱托
- 社会组织助力“健康中国”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