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350余所机构提供异地养老服务
来源:每日新报 / 作者:任悦 李海燕 / 发布时间:2018-12-18 / 浏览量:653
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在养老服务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积极探索,全面推进三地的医养结合,资源共享。昨天,记者从天津市民政局了解到:目前,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养老试点服务机构的标准,天津已经将全市350多所养老机构全部纳入京津冀异地养老的服务范围。
伴随着协同发展,京津冀三地打破过去区域界线,疏通就医、养老的堵点、痛点,医养结合,协同共享优质资源。随着京津冀医保异地结算政策的推行,三省市患者也可以就近选择大医院,避免就诊的舟车劳顿。有了这个基础,三地养老服务的合作也更加便利。
本市武清区养老护理中心是首批京津冀跨区域养老试点之一,这里有150多名老人入住,近九成的老人来自北京,还有一些老人来自本市和河北省。对于很多老人来说,从北京或河北省来天津养老,最担心的就是,万一生病,如何在异地进行治疗。为此,京津两地的医院以开通的医保异地结算为基础,通过模式创新服务养老机构。武清区人民医院和养老中心建立合作,开辟异地养老急诊和住院的绿色通道。同时,养老中心内设立专门机构,对老人康复进行指导。中心内就设有医护服务部,医疗、护理、膳食都是院长负责制,为老人的安全与幸福加分。
在医疗、医保、民政政策的联合推动下,现在,像这样的京津冀养老机构,正在随着协同发展,逐渐扩大覆盖范围。加快推进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需要加强制度衔接和资源共享,并着眼于满足养老需求完善相关政策。为了让老人既能享受到优质的环境和服务,又能降低费用,各种补贴政策正在逐步从补“墙头”、补“床头”向补“人头”转变,彻底破除老年人异地养老的户籍壁垒。本市为全面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还出台了很多支持政策,包括津籍享受居家养老服务(护理)补贴的老人,不受区域限制,补贴跟着老人走,可以自主购买京津冀三地养老服务。来津建设养老机构的京冀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新建、改扩建公办、社会办养老机构,给予相应的床位补贴;来津建设养老机构的京冀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以及入住本市养老机构的京冀两地老年人,同样享受本市养老床位综合责任险。对京冀籍在津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同本市老年人一样,享受日间照料、配送就餐、托老等社区养老服务。
责任编辑:杨勇
上一篇:青海省养老机构(设施)星级评定工作圆满收官
下一篇:山东省菏泽市对养老机构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
热门资讯
- 【网连世界】最炫“春节风” 尽显“国际范”
- 中文成为世界旅游组织官方语言
-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发挥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关键作用
- 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 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构建新型军事训练体系的决定》
- 习近平同志《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出版发行
- 中央文明办部署推动各地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
- 李克强在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破冰者”新春庆祝活动上发表致辞
- 授予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时代楷模”称号
-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成功试飞
- “青蒿素——中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 潮头观澜丨总书记为贫困地区发展指“路”
- 《中共党史知识问答》出版发行
- 李克强同在华外国专家举行新春座谈会
- 中国全国人大与德国“中国之桥”协会举行视频会议
- 外交部:继续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向有关国家提供新冠疫苗
- 胡春华强调 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 党心民心同频共振 社会心态健康积极
- 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
- 围绕老年人需要 进行适老化改造(帮助老年人融入智慧社会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