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述评|解决维权“老”问题,让老人放心消费

来源:新民晚报 / 发布时间:2024-03-26 / 浏览量:230

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对2023年受理的41万余件消费者投诉分析后发现,涉老健康养生消费套路多、直播带货产品信息告知不充分等问题集中出现。
老年人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不仅有相对空闲的时间,还拥有一定的可支配资金。在上海许多商圈都可以看到老年人的身影,而在网上,老年人也是电商平台及直播间的常客。与此同时,老年人面临的侵权风险日益复杂,维权形势也很严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银发经济”既是释放消费潜能的重要一环,也是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较为多发的领域。从上海市消保委分析的消费投诉来看,一些不诚信商家利用老年人害怕疾病、渴望健康的心理,通过各种体验、推销等形式诱导老年人大额消费,损害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比如,一位有严重认知障碍的老人,在某美容美发店的诱导下,购买了一系列养生服务,累计预付充值近60万元,店员甚至让他办理了借贷,家属发现后却遭遇退款难。
类似情况,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老年人群体通常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老年人被诈骗后,损失的基本都是养老钱,甚至是治病钱、救命钱。最不幸的是,有些老人直至去世,也没盼到钱款返还。对此,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周桐宇建议,加大追赃挽损的力度,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加强跨部门协作等方式,尽可能为老年人挽回经济损失。
老年人消费受骗的问题很难被孤立看待。上海市消保委曾对本市1000名老年人及1000名老年人子女进行调查,发现老年人与子女的关系越疏远、孤独感越强烈、自我认同度越低,就越容易受诱导式保健品营销模式的影响。可以说,亲情的关照多一些,老年人受骗的概率就会低一些。
除了家人之外,社区也可以为老年人撑起“放心消费伞”。社区为老服务人员在日常沟通中收集老年消费维权诉求,社区邻里中心不仅可以成为消费知识的“宣传站”,更可以是老人家门口的“维权岗”“监察哨”,通过在社区建立消费维权快速处理机制,增强老年人的维权能力,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维权便利,才能放心消费。做好做强“银发经济”,不仅需要商家落实主体责任,遵守商业道德,依法诚信经营,不得损害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还需要有关部门深入研究老年人消费维权的特点,畅通老年消费者维权渠道,给老年消费者维权提供更多方便。
关注老年人的消费诉求、维护老年人的消费权益、增强老年人的维权意识,全社会应携手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舒心的消费环境,让他们放心消费。

上一篇:聚焦直播电商、老年群体消费维权等 中国质量万里行将开展十大行动

下一篇:老人维权如何维护赡养权益

京ICP备13004896号-1 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甲57号 邮编:100011

Powered by 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