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医疗降费与提升诊疗质量同步惠及患者
来源:北京青年报 / 发布时间:2024-12-09 / 浏览量:508
最近一段时间,与医保有关的新闻很多。几前天,全国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工作启动,在9个省份的31个统筹区,个人账户里的钱不仅能给省内的亲属使用,也能给省外的亲属使用。此外,还有一项与就医息息相关的改革也在推进之中,国家医保局陆续公布了17批医疗服务价格立项指南,这项改革怎样能给患者带来实惠呢?
这一系列举措的直接目的就是再次大幅度降低看病费用负担。比如,跨省务工人员的医保个人账户多有“余钱”,在家亲人则余额不足,过去亲人在家看病因“余钱”不能用而加重费用负担,实现跨省共济后,这道难题得以化解。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再出“硬招”,互认有望成为常态,检查检验费用有望显著降低。价格立项指南重点针对“又贵又常用”项目,抓住了医疗价格居高的“牛鼻子”。这些举措的降费效果都值得期待。
但要看到,在降费的同时还要提升诊疗质量。医保谈判“灵魂砍价”,要强调降价不降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要确保质量达到互认的标准;口腔种植出现“跳水价”则要防范“单价下降数量补”、甚至出现好牙被拔等现象。医疗质量关乎生命与健康,没有一寸让步的空间。因此,在推进降费举措的同时尤其要防止以牺牲质量为代价。
其实,降低医疗费用与提升诊疗质量两者不仅不矛盾,而且还能相互促进。比如,收费合并同类项,虽然费用负担明显减少,但真正发挥作用的项目可以获得更多资金,提升质量就有了资金保障。与检查和耗材收费高相对应的是医疗技术操作与护理服务收费太低,降低畸高的费用才能做到“腾笼换鸟”,不仅医疗技术与护理服务可以获得应有回报,还有空间增设“上门服务费”“家庭病床建床费”“安宁疗护”等项目;“亲情陪产”服务这个项目的增设,让医疗更富有人情味。通过价格调整,收费的“笼子”虽然缩小,却能容得下更多的优质服务。
看病省钱的“算盘”既要做减法,也要做加法。除了顺应社会老龄化增设的服务项目之外,多个智能化、信息化医疗项目被列入,是新的医疗服务价格立项指南的另一个主要看点,尤其是AI辅助诊断、检查检验结果上传“云端”等智能与信息技术在医疗方面的运用,在提升诊疗质量和就医便捷程度的同时,其降低医疗费用的作用同样不容低估。
看病省钱的“算盘”需要精打细算,落实医疗降费举措不能以降费为唯一目的,提升诊疗质量、改善就医体验、提升看病的便捷度等,是所有医改举措共同追求的目标。唯有把准“提质降费”这个前提,才能让患者承受更小的费用负担、获得更优质的服务,再次全方位提高医保福利,改善医疗民生。
上一篇:适量吃黑巧克力 或可降低糖尿病患病风险
下一篇:把居家适老化改造好事办好
热门资讯
- 海口市老龄工作事务中心与广东智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达成 战略合作一-共同打造“银龄幸福卡"服务体系
- 三伏天晒背靠谱吗?
- 习近平主席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引发与会嘉宾热烈反响
- 鞍山灵西社区:打造家门口养老“幸福圈”
- “晚安牛奶”是助眠新宠还是营销噱头?
- 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上线
- 谌贻琴:积极扩大文旅和养老服务消费 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 陆治原为民政部党员干部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 器官“年龄”影响寿命,大脑最关键
- 叫停!这项手术不得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 2024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规模达9万亿元 健康消费扩容升级
- 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时强调 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 民政部:开展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加大老年人消费维权力度
- 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我国开展“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 两部门将组织开展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 守正创新 让中医好方变好药
- 小暑:顾护脾胃,静心度夏
- 筑牢健康证这道“防火墙”
- 一场追思会 拳拳念母心
- 健康科普,去伪存真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