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超90种罕见病用药进医保
来源:北京青年报 / 发布时间:2024-12-09 / 浏览量:154
我国罕见病患者“药篮子”全面升级。近日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发布的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增91种药品,其中包含用于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玛伐凯泰胶囊等13种罕见病用药。截至目前,超过90种罕见病治疗药品已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罕见病,因其极低的发病率、有限的患者人数、高昂的药物研发成本,很长一段时间是医疗领域“被遗忘的角落”。
罕见病防治,关爱不能缺席。在多部门努力下,我国加速构建罕见病防治保障之路,为患者搭建生命的桥梁,在用药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方面,不断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小小的药片燃起患者的生命希望
在今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中,上万名难治性癫痫患儿的“救命药”氯巴占进医保了。药片价格几毛钱的小调整,给患者家庭带来实实在在的希望。
难治性癫痫,有着“低治愈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根据有关统计,国内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儿,病死率达20%以上。
患儿家属告诉记者,孩子发病时,“有时一天抽搐七八十次,每次发作都像在生死关头徘徊”。
长期以来,因兼具罕见病用药和二类精神药品的双重属性,管控严格,市场规模有限,氯巴占迟迟未能在国内审批上市,患者往往选择从国外代购“救命药”。
2020年,一起充满争议的涉及海外代购氯巴占案件引起广泛关注。随后,多个罕见病癫痫患儿家庭联合发出求助信,呼吁关注氯巴占的进口和使用问题。
是药,更是民生。
2022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临床急需药品临时进口工作方案》和《氯巴占临时进口工作方案》,优先采用临时进口方式,缓解患者“无药可用”困境,同时支持氯巴占药品国产化。
国产氯巴占2022年获批上市,2024年进入医保,这小小的药片,燃起患者的生命希望。
罕见病药品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同样,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用药,也是今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关注的一个焦点。
PNH,一种极罕见的后天获得性溶血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血管内溶血、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和反复血栓形成,患者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2021年3月,一位PNH患者遭遇断药,怀着一线希望,向中国罕见病联盟求助。中国罕见病联盟携手北京协和医院、国家药监局及药企开启“同情用药”的爱心征程。80余天后,从瑞士引进的新药成功落地北京协和医院,患者获得救治。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这一创新药盐酸伊普可泮胶囊纳入,将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近几年,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戈谢病、重症肌无力等罕见病治疗用药相继被纳入目录……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已经连续7年开展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目前,已有90余种罕见病用药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罕见病药品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一路走来,是努力,更是希望。
“医保药品目录的调整,是国家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与呵护,是对特殊群体的特别关爱。”中国罕见病联盟执行理事长李林康说,罕见病患者“药篮子”的每一步调整、每一次增加,都不容易。
加强药物研发让患者更有“医靠”
从“无药可医”到“有药可用”,再到“用得起药”……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我国积极探索罕见病用药新模式,加强药物研发,让患者更有“医靠”。
“罕见病患者的痛苦与治疗的无助,时刻揪着医者的心。让更多好药、‘救命药’进医保,是医患共同的心声。”中华医学会罕见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说,在这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道路上,我们携手并进,为患者点亮生命的灯塔。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既有如何对待“多数人”,也有如何关怀“极少数人”。一股股让罕见病患者得到更好保障的力量,正汇聚成暖流,浸润着每一个需要关怀的心灵。据新华社
上一篇: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出版发行
下一篇:适量吃黑巧克力 或可降低糖尿病患病风险
热门资讯
- 上海:持续深化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 全市养老床位达到17.6万张
- 浙江:1月22日起施行!增进老年人福祉,出台实施意见
- 以高质量康养托举最美“夕阳红”
- 如何避免“每逢佳节胖三斤”
- 《柳叶刀》子刊发布报告提出肥胖新标准 用BMI定义肥胖过时了?
- 第一版医保丙类目录计划今年发布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 民政部召开全国养老服务领域安全管理暨2025年工作部署视频会议
- 2024年全国老年志愿服务暨“银龄行动”十大新闻
- 山西:幸福工程让老人生活更便利
- 北京:五方面发力 持续提升“老老人”服务保障水平
- 视网膜血管“指纹”可预测中风风险
- 老年人冬季开窗通风有讲究
- 北京专家云上会诊新疆罕见病小患者 架起“千里眼” 看病“面对面”
- 为老年人安享晚年撑起“幸福伞”
- 习近平同摩纳哥元首阿尔贝二世亲王就中摩建交30周年互致贺电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概论》出版发行
- 2025北京两会|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举行界别联组会,委员建言养老助老问题
- 北京市政协委员卢长林:良性资本有利于支撑居家养老健康发展
- 四川成都:客运段“银发服务队”正式组建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