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临床诊断“金标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发布时间:2024-12-06 / 浏览量:554
“我在美国求学时,华人医生相对较少,但我想既然欧美人能在美国做医生,华人自然也能做到。”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疗中心病理学教授、血液病与淋巴癌亚专业主任王焕友说。
成为病理医生并非易事。1992年,王焕友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赴美,前往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做访问学者,并攻读分子病理学博士学位。工作时间,王焕友开展病理实验并进行基础研究。休息时间,他认真准备美国医生执照考试。为节约实验成本,他养了100多只小鼠,无论是否放假,他每天最少要到动物房看两次小鼠。“我爱人甚至‘抱怨’说,这些小鼠比她都受我的重视。”
若想成为独立病理医生,毕业后还需经过多年的培训。观摩学习外,培训期间的新人要对病理切片进行分析研究,并在住院医师的帮助下得出诊断。
2005年,王焕友完成5年的培训,成为血液病和淋巴瘤病理医生。他说,病理医生虽身居幕后,不直接与患者打交道,却是治疗决策支持、研究与新疗法开发及预后评估等环节不可或缺的部分,被称为“医生中的医生”。病理学则被称为临床诊断的“金标准”。
王焕友的主要工作是血液病与淋巴癌的诊断。参加工作19年间,王焕友看了逾4万张病理切片,为上千名患者提供了病理诊断。
“病理检测中,微小的病变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生存率、复发及并发症风险。越早发现病变,就能为患者争取越多的治疗时间。”王焕友约有75%的工作时间都在进行血液病与淋巴瘤的病理诊断。这两种疾病死亡率比较高,他希望通过发现生物标记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通过基因和分子探索其发病机理。
由于病理医生培养周期长、资源分布不均,中国面临病理医生缺口大、供需不匹配等问题。在美华人病理医生努力为两国开展病理诊断沟通搭建起桥梁。
2019年至2020年,王焕友担任全美华人病理学会主席。在这期间,他负责组织学术会议、筹备赞助经费,并开展住院医师培训。王焕友介绍,全美华人病理学会每年举行两次大型学术会议,并和中国医院与高校的病理医生不定期举行会议,共同探讨病理学的发展与诊断。这直接推动了两国病理学的多方位交流。
医学无国界,医者共仁心。2024年9月,王焕友获第七届“世界杰出华人医师霍英东奖”。“我会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与国内外同行开展更多交流,为健康事业继续贡献力量。”他说。
(据中新社电)
上一篇:九部门联合出台专门规划 加强我国结核病防治
下一篇:预期不高于50元每项!多个常用肿瘤标志物检验将降价
热门资讯
- 海口市老龄工作事务中心与广东智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达成 战略合作一-共同打造“银龄幸福卡"服务体系
- 三伏天晒背靠谱吗?
- 习近平主席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引发与会嘉宾热烈反响
- 鞍山灵西社区:打造家门口养老“幸福圈”
- “晚安牛奶”是助眠新宠还是营销噱头?
- 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上线
- 谌贻琴:积极扩大文旅和养老服务消费 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 陆治原为民政部党员干部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 器官“年龄”影响寿命,大脑最关键
- 叫停!这项手术不得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 2024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规模达9万亿元 健康消费扩容升级
- 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时强调 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 民政部:开展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加大老年人消费维权力度
- 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我国开展“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 两部门将组织开展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 守正创新 让中医好方变好药
- 小暑:顾护脾胃,静心度夏
- 筑牢健康证这道“防火墙”
- 一场追思会 拳拳念母心
- 健康科普,去伪存真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