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银屑病越来越有“靶”握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发布时间:2024-10-29 / 浏览量:588
10月29日世界银屑病日到来之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张建中教授举办了一次科普讲座,介绍了银屑病的典型症状和发病机制,分享了前沿治疗手段。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但银屑病并非因为真菌或细菌感染导致,而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不具有传染性。银屑病可在任何年龄发病,以青壮年居多。
“银屑病不是简单的皮肤病,还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社交等方方面面。”张建中说,随着银屑病病情加重,患者可能合并各种复杂共病,如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肥胖、炎症性肠病等,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影响个体寿命,“所以一定要及早进行治疗,避免病情向中重度发展。如果已经是中重度患者,那就应该尽早启动系统治疗。”
银屑病与炎症息息相关,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之所以人体内会出现这种致病的炎症状态,张建中解释道:“这就像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出现了小故障。当面对像压力、感染等内外部的一些刺激因素时反应‘过度’,产生了过多的炎症因子。正常情况下,炎症因子是来保护人体的,可这时数量太多了,反而开始攻击人体。攻击在皮肤上就会出现皮损和鳞屑,在关节上就会变成关节病型银屑病。”
据张建中介绍,银屑病治疗应遵循“规范”“安全”和“个体化”三大原则,轻度患者可以外用药治疗为主,当病情发展至中重度,就要及时启动系统治疗。目前临床上的系统治疗包括传统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环孢素、阿维A)和靶向疗法(如口服靶向药、生物制剂)两大类。前者通过对人体免疫系统进行广泛抑制达到治疗作用,类似于“地毯式轰炸”,所以如何平衡好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是一大挑战,且临床上不能长期使用。靶向疗法是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类前沿疗法,不同药物针对的靶点不同,但基本都是对核心炎症通路上的关键点位进行“定点狙击”,因此较传统治疗手段更为精准。
“靶向治疗极大改变了银屑病的治疗格局。随着靶向药物的日渐丰富,不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需求被大大满足。”张建中介绍,生物制剂是较早进入我国的一类靶向药物,属于大分子药物,通过抑制关键炎症因子(如白介素-17、白介素-23)来发挥作用,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但大分子药物需要冷藏和注射给药,有一定局限性,且存在免疫原性风险(即人体把药物错认为“有害物质”产生相应抗体,导致药效衰减),“所以临床上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希望选择小分子的口服小分子靶向药物。”
大、小分子的靶向药物有何不同?张建中打了个比方:如果把炎症通路看成是电视机接收信号播放节目,细胞就像是电视机,炎症因子就像是天线。天线架到电视机上就可以接收到信号,但想让屏幕上出现画面,还得需要电视机里的零件把这个信号传递进去才行,细胞里的“酶”就是这个传递信号的零件。“生物制剂的做法是拉断天线,不让炎症因子和细胞结合;而口服靶向药物是把零件锁掉,不让信号传递下去。比如酪氨酸激酶2(TYK2)这个酶,它是白介素-23、白介素-17通路里非常重要的信号分子。所以从这点上来说,口服靶向药和生物制剂是殊途同归。”他说。
上一篇:共筑银龄文旅新篇章---神舟国旅集团与全国中老年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下一篇: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热门资讯
- 海口市老龄工作事务中心与广东智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达成 战略合作一-共同打造“银龄幸福卡"服务体系
- 三伏天晒背靠谱吗?
- 习近平主席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引发与会嘉宾热烈反响
- 鞍山灵西社区:打造家门口养老“幸福圈”
- “晚安牛奶”是助眠新宠还是营销噱头?
- 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上线
- 谌贻琴:积极扩大文旅和养老服务消费 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 陆治原为民政部党员干部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 器官“年龄”影响寿命,大脑最关键
- 叫停!这项手术不得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 2024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规模达9万亿元 健康消费扩容升级
- 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时强调 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 民政部:开展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加大老年人消费维权力度
- 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我国开展“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 两部门将组织开展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 守正创新 让中医好方变好药
- 小暑:顾护脾胃,静心度夏
- 筑牢健康证这道“防火墙”
- 一场追思会 拳拳念母心
- 健康科普,去伪存真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