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凉,如何调养脾胃?
/ 发布时间:2024-09-26 / 浏览量:618
秋分后天气转凉,容易引发腹胀、腹泻等胃肠道问题,该如何调养以保护脾胃不受伤害?针对年老体弱人群,有哪些实用的保健穴位推荐?
经过炎夏的消耗,入秋后人体的脾脏运化功能下降,饮食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腹泻、腹胀。同时,胃肠道对寒冷刺激非常敏感,防护不当容易引发或加重胃肠道疾病。
此时,在饮食上应以温暖、易消化为主,避免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风寒容易侵袭人体的背部和腹部,要保护背部、腹部,避免受凉。若风寒侵袭背部,可能会出现鼻塞、咳嗽等感冒症状。风寒侵袭腹部会引起胃寒、胃痛等症状。在穿衣上可采用洋葱式穿衣法,早晚温度低时可一层一层增加衣物,中午温度高时可逐层减少衣物。
如遇腹部不适,推荐使用两个穴位缓解症状。一个是中脘穴: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上,先找到胸骨,从胸骨一直往下按,到胸骨尽头是剑突,从剑突到肚脐连线的中点就是中脘穴。按摩具体方法:将右手中、食两指指腹放在中脘穴上,稍用力,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按揉穴位,以被按摩处有明显酸胀感,且身体能承受为度,每次按摩2~3分钟,每天2~3次。按摩中脘穴可健脾益胃,改善腹痛腹泻、胃口不佳、胃胀、恶心、呕吐、泛酸等症状。
另一个是神阙穴:神阙穴是任脉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肚脐正中央,是胎儿时期气血运行的要道,是神气出入之所,所以取名为神阙穴。这个穴位具有健脾和胃、温通阳气、强身祛病的作用。可以将双手掌心搓热,交替温暖神阙穴。
秋天日照减少、气温下降,人会产生情绪低落、忧郁、悲观等不良情绪,俗称“悲秋”,不利于身心健康。那么,“悲秋”对人体有哪些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
秋分后,白天越来越短,夜间越来越长。“悲秋”是指在秋天人体生物钟不适应日照时间长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使情绪受到影响,加之秋季景色萧瑟,黄叶飘落,易使人产生凄凉、苦闷之感,人会表现出兴趣下降、情绪低落、失眠、精神萎靡等。
女性和老人更容易受到“悲秋”影响,如果上述症状持续不缓解,推荐腹式呼吸法,可缓解紧张情绪,减轻压力。方法是:深吸气,尽量向外扩张腹部,胸部保持不动,深呼气,尽量向内收缩腹部,胸部保持不动。循环往复,保持每一次呼吸的节奏一致。
此外,给大家推荐一个穴位:神门穴。神门穴在腕横纹上。取穴时,在手腕的小指侧可摸到一条大筋,在曲腕时摸得更明显,这是尺侧腕屈肌腱,在大筋的拇指侧,腕横纹的凹陷处即为神门穴。可用对侧拇指揉按,每次按摩2~3分钟,每天2~3次。常按神门穴可以宁心安神、调节情绪。
中医认为情绪与脏腑关系密切,“五志”也就是五种情绪对应五脏,其中悲这一情绪与肺相对应。在五志中,根据五行相克,喜胜悲,可以用以喜胜悲法,即尝试做一些让自己开心放松的事情,如放松身心的运动,去风景优美的地方散步,打太极拳、八段锦等;有一定运动基础的人,可以选择一些强度稍大的运动,如跑步、游泳等。
文字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
上一篇:化解罕见病用药难重在下好先手棋
下一篇:北京市建成运营养老助餐点2256家 60家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完成验收 今年将再增8家安宁疗护中心
热门资讯
- 海口市老龄工作事务中心与广东智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达成 战略合作一-共同打造“银龄幸福卡"服务体系
- 三伏天晒背靠谱吗?
- 习近平主席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引发与会嘉宾热烈反响
- 鞍山灵西社区:打造家门口养老“幸福圈”
- “晚安牛奶”是助眠新宠还是营销噱头?
- 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上线
- 谌贻琴:积极扩大文旅和养老服务消费 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 陆治原为民政部党员干部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 器官“年龄”影响寿命,大脑最关键
- 叫停!这项手术不得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 2024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规模达9万亿元 健康消费扩容升级
- 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时强调 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 民政部:开展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加大老年人消费维权力度
- 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我国开展“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 两部门将组织开展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 守正创新 让中医好方变好药
- 小暑:顾护脾胃,静心度夏
- 筑牢健康证这道“防火墙”
- 一场追思会 拳拳念母心
- 健康科普,去伪存真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