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四色工作法”养老变享老
/ 发布时间:2024-09-04 / 浏览量:1047
社区是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如何在社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是“关键小事”,更是“民生大事”。近年来,西安市雁塔区电子城街道科技路社区通过与辖区老年人建立紧密联系,倾听他们的需求,创新探索了“四色服务”工作法。画面中充满活力的就是“绿色”老人们,通过积极参加社区老年大学课程和各类活动,让老人的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随着社区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上升,为了更好完善服务体系,社区将老人划分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分级分类进行精准服务管理。家住新科花园的包阿姨就属于“黄色”老人,由于子女常年在外,老人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因此,工作人员们通过定期上门、及时跟踪掌握老人身体、生活状况,为老人提供需要的生活和医疗帮助。
对于一些卧床、失能、重残,或者行动不便的老人,社区还划分出“红色”老人,今年83岁的赵桂兰老人由于去年年底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盆骨骨折,行动十分不便,工作人员们就定期探访,并且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来满足老人的特殊需求。
电子城街道科技路社区属于典型的老旧型社区,辖区6422户居民,其中60至69岁老人1203人,70至79岁老人458人,80岁以上老人有137人。自从“四色服务”工作法开展以来,工作人员始终用温情照顾着老人,为他们送去欢乐与温暖,在入户服务中,老人也和工作人员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为了解决部分老人吃饭不便的问题,社区还开设了社区食堂,通过社会餐反哺老年餐等一系列精细贴心的服务,做到养老服务覆盖到社区的每一位老人,让老年人安度健康晚年、乐享幸福生活。
社区通过创新养老服务“四色工作法”,链接“五社联动”社会力量,给老人提供精准的专业服务,共绘“多彩院落”,让社区老年人实现“摸得着温度、享受到服务、融入进社区”的美好生活愿景。
今年,西安市启动了100个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和服务项目试点,将建成不少于30个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改善民生没有终点,西安始终聚焦民生关切,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坚持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不断用创新的思路、务实的举措提升为民服务效能,取得一项又一项实打实的民生成果,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得到实惠。
来源:西安学习平台
上一篇:河南:计划2024年为超10万名失能老人免费上门健康服务
下一篇:河南开封:首届银发春晚启动仪式举行
热门资讯
- 浙江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浙江省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统计公报》的通知
- 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 陆治原在《机关党建研究》发表署名文章:驰而不息深化纪律建设 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 关爱颈椎,守护“生命之桥”(名医讲堂)
- 夏季也可泡泡脚(中医养生)
- 让长护险照护安稳晚年(无影灯)
- 人社部:个人养老金领取时需要缴纳3%个人所得税
- 关于遏制养老机构重特大火灾事故,国家消防救援局征求意见
- 第七部《康养蓝皮书》将发布
- 聚焦“老年旅游与康养技术”,第七部《康养蓝皮书》出版
- 第七部《康养蓝皮书》将于6月21日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发布
- 第七部《康养蓝皮书》即将发布
- 聚焦“老年旅游与康养技术”,第七部《康养蓝皮书》出版
- 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一瞥
- 日行百分钟,慢性腰痛风险降两成
- 完善数智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总体安排公布
-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
- “苏青银龄行动”省际对口援助工作启动
- 北京建成322个社区老年心理关爱点
- 中消协将加强“一老一小”消费权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