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热射病防治是关键 专家:应特别关注独居老人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发布时间:2024-07-10 / 浏览量:565
近期,江浙沪皖一带高温持续,浙江多地最高温逼近40℃。高温天下易中暑,各地医院热射病患者数量有所上升,其中不少是“不舍得开空调”的老年人。专家提醒,要特别关注独居的老年人,提前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如老人出现不适症状,应尽快送医就诊。
连日来,浙江省中医院湖滨院区急诊科都会接诊数名热射病患者。浙江省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徐华介绍,热射病就是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急性热致疾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死亡率高达50%。
民众应如何区分普通中暑和热射病?徐华称,先兆中暑与轻症中暑的主要症状是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等,重症中暑则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其中热衰竭的症状包括大量出汗、极度口渴、恶心呕吐以及体温升高等,此外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脱水症状,如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热衰竭也被视为热痉挛和热射病之间的中间过程,如果针对热衰竭的治疗不及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热射病。
此外在发病类型上,热射病属于一种致命性急症,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
浙江省中医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徐素美提醒,夏季需特别关注独居的老年人。“由于老年人不喜欢开空调,当环境温度、湿度特别高时,他们更容易中暑。子女应尽力帮老人提前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在家中备足清凉饮料,并准备一些防暑降温的药物。同时,劝说老年人减少外出活动。如老人出现不适症状,应尽快送医就诊,确保老年人在炎热的天气中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照顾。”
此外,作为热射病发病的高危人群,户外工作者也应注意避免长时间高温下作业,及时补水、补液。如出现身体不适,应转移到阴凉处,降低体温,严重者要立即就医。
从中医角度来看,普通民众应遵循“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夏季阳气易外泄,要做到“少动多静”,每天应规律作息、劳逸结合。可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运动,切忌运动后大汗淋漓,容易耗气伤津,尤忌在烈日下运动。
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夏季人们在饮食上可多选清热利水、健脾祛湿的食材,如荷叶、冬瓜、苦瓜、绿豆、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茯苓等。此外还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急躁情绪,必要时可通过静坐来舒缓身心,调整状态。
上一篇:破题基层卫生人才“引留难” 浙江探索多项制度改革
下一篇:在徐州,农村养老这样“享” 我市加快推动农村养老服务提质升级
热门资讯
- 海口市老龄工作事务中心与广东智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达成 战略合作一-共同打造“银龄幸福卡"服务体系
- 三伏天晒背靠谱吗?
- 习近平主席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引发与会嘉宾热烈反响
- 鞍山灵西社区:打造家门口养老“幸福圈”
- “晚安牛奶”是助眠新宠还是营销噱头?
- 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上线
- 谌贻琴:积极扩大文旅和养老服务消费 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 陆治原为民政部党员干部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 器官“年龄”影响寿命,大脑最关键
- 叫停!这项手术不得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 2024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规模达9万亿元 健康消费扩容升级
- 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时强调 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 民政部:开展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加大老年人消费维权力度
- 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我国开展“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 两部门将组织开展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 守正创新 让中医好方变好药
- 小暑:顾护脾胃,静心度夏
- 筑牢健康证这道“防火墙”
- 一场追思会 拳拳念母心
- 健康科普,去伪存真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