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补充营养要重时机、避误区
来源:新华社 / 发布时间:2024-04-18 / 浏览量:938
今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是“综合施策 科学防癌”。对肿瘤患者而言,何时应该补充营养?其中又有哪些误区?记者采访专家进行解答。
一旦得了肿瘤,该不该补充营养?是不少患者和家属关注的问题之一。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营养科副主任陈亚军表示,要明确的是,患了肿瘤营养必须得跟上,而补充营养的时机很重要。“营养不良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会直接降低生活质量、增加抗肿瘤治疗的副反应。营养好了,不仅身体状态好,抗肿瘤治疗的效果也会提升。”陈亚军说。
针对肿瘤患者补充营养补充的时机,陈亚军强调,与肿瘤治疗一样,营养治疗也要注重“早期”,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肿瘤患者进行营养治疗有三个关键时间点:一是确诊后,尽早开始营养风险筛查,针对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进行全面营养状况评估,选择适合的营养治疗方案。二是在术前,营养支持可增加机体功能储备,使病人达到良好状态,更好地耐受手术。手术前营养支持,对于改善病人预后也尤为重要。三是康复期,需要加速身体恢复,但如果这时才开始营养治疗,往往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肿瘤患者补充营养的过程中,有几个常见的误区值得注意。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王昆介绍,误区一是“术后汤汤水水,慢慢养”。很多患者术后由于胃肠道功能比较弱,往往都吃汤汤水水的流食。但其实外科手术后,病人康复的营养需求是多元化的,蛋白质、脂肪都不能少。
误区二是“术后病人虚弱,玩命补”。多数家属认为病人术后身体虚弱,会买很多昂贵的补品。其实对肿瘤患者来说,合理的营养、食物的搭配更为重要,而不是越贵的补品越有益,健康的饮食模式才能帮助患者恢复。
误区三是“一旦得了肿瘤,别减肥”。不少人都觉得肿瘤患者需要多补充营养,认为只要体重增加就是好事,但并不是盲目增加体重就有利于身体恢复。比如有些乳腺癌患者治疗过后出现体重快速增加的情况,实际上,脂肪增多患者复发风险会相对增高。因此,此类患者要注意饮食模式管理,强调低碳饮食和增加摄入蔬菜,并在营养师指导下进行减重管理。
上一篇: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下一篇:长三角群众就医便利化新观察:跨省看病不再“繁”
热门资讯
- “十五五”养老服务如何升级?居家养老银发经济成市民建言焦点
- 重庆召开民政养老服务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 重点介绍全市养老服务高技能人才公费培养试点项目
- 关于印发《辽宁省促进银发经济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 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让公众防护更精准
- 规范老年培训实现老有所学
- 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上线
- 浙江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浙江省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统计公报》的通知
- 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 陆治原在《机关党建研究》发表署名文章:驰而不息深化纪律建设 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 关爱颈椎,守护“生命之桥”(名医讲堂)
- 夏季也可泡泡脚(中医养生)
- 让长护险照护安稳晚年(无影灯)
- 人社部:个人养老金领取时需要缴纳3%个人所得税
- 关于遏制养老机构重特大火灾事故,国家消防救援局征求意见
- 第七部《康养蓝皮书》将发布
- 聚焦“老年旅游与康养技术”,第七部《康养蓝皮书》出版
- 第七部《康养蓝皮书》将于6月21日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发布
- 第七部《康养蓝皮书》即将发布
- 聚焦“老年旅游与康养技术”,第七部《康养蓝皮书》出版
- 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一瞥
- 日行百分钟,慢性腰痛风险降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