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警惕胰腺癌 必须重视这4个高危因素
来源:人民网 / 发布时间:2024-04-15 / 浏览量:572
2024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胰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为早期症状隐蔽、治疗难度大、易复发转移等特征,被称为‘癌中之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主任医师王成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较低,原因之一是相较于其他常见肿瘤,人们对胰腺癌的认知尚浅,警惕性不足。
“胰腺靠近脊柱,周围的胃、肝脏、胆等器官的部分疾病症状与胰腺癌相似,因此患者容易混淆症状,进而耽误诊断和治疗。”王成锋介绍,胰腺癌发展到中晚期,身体才会释放强烈的不安“信号”。随着病情发展,患者消化道功能受损,进食后无法消化,会造成腹胀、腹痛,出现脂肪泻,即排泄物有脂肪滴;胰腺所在位置靠近腹腔神经丛,癌症向后侵袭,会引发腹部、腰背部的剧烈疼痛;若肿瘤压迫胆道,胆汁无法正常排出,进入血液、眼睛巩膜等部位,便会出现皮肤发黄、小便发黄、大便发白等黄疸症状。
王成锋表示,胰腺癌的高危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一是不良生活习惯,如“三高”饮食、熬夜、吸烟、酗酒等。二是良性疾病,如慢性胰腺炎、二型糖尿病以及消化道良性疾病手术治疗后。三是遗传因素,研究显示,约10%的胰腺癌和遗传相关。四是高龄因素,50岁以上的人群即为高危人群。
“占以上高危因素较多的人群需定期筛查,及时发现胰腺的部分病变。”王成锋提示,可通过CT、核磁、检查肿瘤标记物CA19-9等方式进行胰腺癌筛查。
王成锋建议,为尽可能降低发病风险,可采取以下措施远离胰腺癌的高危因素:戒烟限酒,远离二手烟;饮食清淡、低脂、易消化;控制体重,避免超重肥胖;坚持运动,提倡户外有氧活动。
在胰腺癌治疗方面,王成锋表示,治疗方式可分为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医院检查出胰腺占位后,先分析其良恶性,若确诊为恶性肿瘤,需进一步判断其分期、有无转移,综合患者身体状态,再决定治疗方案。需要注意的是,治疗后还要重视居家全程管理,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诊。
上一篇:专家:唤醒公众对消化道肿瘤防治的重视
下一篇:个人养老金基金队伍再扩容 新增9只产品和1家销售机构
热门资讯
- 海口市老龄工作事务中心与广东智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达成 战略合作一-共同打造“银龄幸福卡"服务体系
- 三伏天晒背靠谱吗?
- 习近平主席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引发与会嘉宾热烈反响
- 鞍山灵西社区:打造家门口养老“幸福圈”
- “晚安牛奶”是助眠新宠还是营销噱头?
- 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上线
- 谌贻琴:积极扩大文旅和养老服务消费 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 陆治原为民政部党员干部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 器官“年龄”影响寿命,大脑最关键
- 叫停!这项手术不得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 2024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规模达9万亿元 健康消费扩容升级
- 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时强调 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 民政部:开展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加大老年人消费维权力度
- 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我国开展“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 两部门将组织开展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 守正创新 让中医好方变好药
- 小暑:顾护脾胃,静心度夏
- 筑牢健康证这道“防火墙”
- 一场追思会 拳拳念母心
- 健康科普,去伪存真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