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辅助识别眼底病 可提高医生诊断能力
来源:科技日报 / 发布时间:2024-02-29 / 浏览量:383
科技日报讯 (实习记者聂慧敏)2月27日,记者从北京协和医院获悉,该院眼科教授陈有信团队论证了AI对低年资医师识别眼底多病种的辅助作用,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该研究为AI技术在这一领域从概念化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提供了新依据。相关成果近日刊发于《Npj数字医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平均年龄的增长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眼底病等多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的患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主要致盲性眼底病筛查率较低,常规的筛查和就医流程难以满足现有需求。眼底照相是眼科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行业普遍推荐将眼底照相用于眼底病变的筛查,配合利用AI技术可以缩短诊断时间,提高筛查效率,弥补医疗资源的不足。
该研究设置了3个对照组,分别为AI辅助低年资医生阅片组(试验组),低年资医生独立阅片组(对照组)和AI阅片组(AI组)。AI软件和医生首先分别对眼底照进行独立标注,形成AI组和对照组。一周后,医生再对同一批由AI标注过的眼底照进行再次标注,并可参考AI的辅助诊断建议,确定最终的诊断标签,形成试验组。研究人员将3组标注结果与“金标准”进行一致性比较,同时计算各对照组对不同病种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等评价指标。
结果显示,试验组、对照组和AI组与“金标准”的诊断一致率分别为84.9%,72.9%和85.5%。这表明在AI辅助下,低年资医师的读图诊断能力可提高约12%。对13个病种的结果分析也显示,试验组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该研究提出了现阶段AI应用于眼底多病种识别的有效性和可行模式,为AI技术在临床落地应用,进一步助力眼底病筛查及提速增效提供了新方向。
上一篇:AI联袂蛋白质分析:有望提前15年预测痴呆风险
下一篇:多巴胺和血清素影响大脑决策机制揭示
热门资讯
- 9部门联合发文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惠民
- 重庆:开展“银龄行动”主题活动 激励广大老年人投身志愿服务
- 上海:推进老年人需求与文化旅游资源全面对接
- 医保基金即时结算覆盖定点医药机构超24万家
- 习近平抵达金边对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
- 中国共产党中国老龄协会直属机关第一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 辽宁:老年人申领基本养老津贴“最多跑一次”
- 国家疾控局:水痘、手足口病这样预防
-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就是癌?
- 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
- 西藏:老龄和养老服务事业扎实推进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
- 直播间“坑老套路”瞄准银发族
- 关爱“银发族” 打造老年友好型消费环境
- 刘振国: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贡献“亚洲智慧”
- 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衰退新标志物发现
- 健康消费热 首发经济火(市场万花筒)
- 习近平同印度总统穆尔穆就中印建交75周年互致贺电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 运动防不住血栓?警惕这三个形成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