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模式开启 怕冷的心血管护起来
来源:北京青年报 / 发布时间:2023-11-24 / 浏览量:723
速冻型寒潮来袭,气温骤降10℃让北京“一键入冬”。环境温度不仅仅会让我们觉得冷,还和我们的健康直接相关,尤其是“怕冷”的心血管。今天,就跟随北京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所的专家,一起学习护心护血管的方法。
心血管为啥这么怕冷?
环境温度是影响心血管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体温调节的控制下,我们的体温总是基本恒定的。大约在25℃时,我们体内的毛细血管舒张平衡,感觉非常舒适。而较大幅度的气温下降对心脑血管健康不利,冷空气活动会明显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加重甚至死亡风险。
天气寒冷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流缓慢,血液黏度增高,心、脑负荷加重,动脉粥样斑块易于破裂,冠状动脉易痉挛,从而诱发心血管事件。低温还会促使血小板聚集,导致血栓形成。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增加、血压升高,还容易导致脑出血。
以心肌梗死为例,有研究发现,冬季平均气温每降低1℃,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将增加2.2%。
防寒你做到位了吗?
在寒冷的冬季,如何护心护血管呢?抵御寒流的袭击,最直接的就是做好保暖工作。在外出时及时添加衣物,必要时应适当减少外出活动的时间。特别是老年人,以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需要注意。
特别是室内外温差较大时,如必须外出,一定要穿着保暖的衣服和鞋袜,脚部保暖尤为重要,鞋袜的尺码适当宽松一点,不要影响到腿部和足部的血液循环。
戴上口罩和帽子,尤其不要让脖颈暴露在外,并且最好能捂住耳朵。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身体活动时间和地点的选择。天气寒冷时,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好不要去晨练。如想外出活动,最好选择上午10时以后至下午3时以前的时间段,温度相对升高时再外出。
活动方式也不要选择跑步、打球等活动量过大的项目。可以选择散步,或打太极拳。在室内时,也可以做一些力量练习,如弹力带。还可进行柔韧性和平衡性的练习。
心血管喜欢你做啥?
冬季养护心血管,不仅需要我们注意防寒保暖、积极控制基础疾病,还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饮食不懈怠 可适量吃一些能增强机体抵抗寒冷的富含蛋白质及高热量的食物,但一定要注意均衡饮食。冬季仍然要按照膳食营养平衡的原则来合理安排饮食,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要注意及时给身体补充水分。
避免情绪激动 突然的情绪激动也会威胁心血管健康。尽量保持心态平和,注意休息,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抽烟,不饮酒。
控制好“三高” 慢性疾病患者,应坚持遵医嘱服药,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控制好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文/本报记者 李洁
上一篇:关注呼吸道疾病预防两大“重点”
下一篇:嘴唇干裂、起皮儿? 不能舔!
热门资讯
- 海口市老龄工作事务中心与广东智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达成 战略合作一-共同打造“银龄幸福卡"服务体系
- 三伏天晒背靠谱吗?
- 习近平主席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引发与会嘉宾热烈反响
- 鞍山灵西社区:打造家门口养老“幸福圈”
- “晚安牛奶”是助眠新宠还是营销噱头?
- 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上线
- 谌贻琴:积极扩大文旅和养老服务消费 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 陆治原为民政部党员干部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 器官“年龄”影响寿命,大脑最关键
- 叫停!这项手术不得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 2024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规模达9万亿元 健康消费扩容升级
- 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时强调 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 民政部:开展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加大老年人消费维权力度
- 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我国开展“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 两部门将组织开展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 守正创新 让中医好方变好药
- 小暑:顾护脾胃,静心度夏
- 筑牢健康证这道“防火墙”
- 一场追思会 拳拳念母心
- 健康科普,去伪存真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