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医院同款”雾化器犯了哪些禁忌
来源:北京青年报 / 发布时间:2023-11-20 / 浏览量:509
据《北京日报》报道,近日多地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季节,部分家长为了方便,选择在家给孩子做雾化治疗,电商平台家用雾化器销量猛涨,有的店家近一个月卖出2万多台。为了吸引家长购买,“医院同款”成为不少商家销售家用雾化器的重要卖点。然而所谓的“医院同款”只是噱头,售价悬殊的雾化器技术参数差别很大,并非所有雾化器都能真正起到雾化治疗作用。
在不少人看来,购买“医院同款”雾化器是聪明之举。当前很多医院的呼吸内科、儿科等门诊一号难求,大量患者扎堆,看病不仅需要长时间排队,而且还增加了交叉感染风险。此外,做雾化治疗的患儿更是排长队,家长在家给孩子做雾化,既省事又省钱,因此认为,与其到医院里受罪,不如购买相同的雾化设备在家自疗。
但要看到,医院购买医用雾化器等医疗设备,要遵循一套严格的程序,尤其是设备的各种参数要达标,要定期保养与调试。监管部门在产品质量等方面盯得很紧,医院内部也有质控部门,并实施日常质量监控,这些都成为医用雾化器的质量保证。但网上销售的家用雾化器大多没有这方面的约束,商家的一句“医院同款”可信度需要打一个问号,两类产品即使看上去相似,但看不到的地方则可能大不相同。所谓的“医院同款”并不靠谱,一定程度上说,这主要是一个营销噱头罢了。
退一步讲,即使雾化器可以做到同款,但诊疗思路无法做到“同款”。患者是否需要进行雾化治疗,有没有雾化禁忌症,雾化药方和时长如何确定,雾化过程中要防范哪些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如何应对等,医生都得经过认真考虑,并且根据不同的患者,确定不同的方案。治病忌讳不分青红皂白地搞“一刀切”,在家雾化治疗未经医生诊疗,无论是雾化方法还是所使用的药物,都可能极不适合病情需要。
由此看来,购买“医院同款”雾化器帮助孩子在家自疗,风险不容低估。如果雾化方式不当,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而且还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比如,上呼吸道致病微生物,可能经不当的雾化治疗而进入下呼吸道。雾化设备消毒不严格或多人共用,还可能导致交叉感染。雾化及所用的药物也存在禁忌症,比如,呼吸系统结核患者雾化吸入激素类药物就犯了医疗的大忌,极可能加剧患者的病情。
家用和生活类产品追求“医院同款”,已成为当下的一种风潮,其中只求形式上的相同,看不到或无视内容上的不同,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医用敷料、医用氧气袋等很多医用产品,都曾被开发出“同款”家用产品,甚至连呼吸机、外科矫正器材等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医疗产品,也出现家用“同款”产品。“医院同款”家用雾化器,不过是这类现象的一种表现而已,商家打着“同款”的幌子赚钱,但公众应该看到两种的“不同”,不能盲目跟风。
上一篇:医学科普面临“四不”挑战
下一篇:昼夜温差超10℃“看天穿衣”防感冒
热门资讯
- 海口市老龄工作事务中心与广东智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达成 战略合作一-共同打造“银龄幸福卡"服务体系
- 三伏天晒背靠谱吗?
- 习近平主席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引发与会嘉宾热烈反响
- 鞍山灵西社区:打造家门口养老“幸福圈”
- “晚安牛奶”是助眠新宠还是营销噱头?
- 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上线
- 谌贻琴:积极扩大文旅和养老服务消费 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 陆治原为民政部党员干部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 器官“年龄”影响寿命,大脑最关键
- 叫停!这项手术不得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 2024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规模达9万亿元 健康消费扩容升级
- 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时强调 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 民政部:开展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加大老年人消费维权力度
- 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我国开展“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 两部门将组织开展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 守正创新 让中医好方变好药
- 小暑:顾护脾胃,静心度夏
- 筑牢健康证这道“防火墙”
- 一场追思会 拳拳念母心
- 健康科普,去伪存真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