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调整规范医保药品目录 今起新增119种药品可医保报销
/ 发布时间:2021-03-03 / 浏览量:127
日前,市医疗保障局、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印发《关于调整规范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报销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本市医保药品目录进行了有进有出的调整,其中将国家增加的119种药品全部纳入本市医保药品目录,将29种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删除的药品从本市医保药品目录内删除。同时,部分药品报销范围进行了规范,对本市门诊特殊疾病政策进行了完善。据悉,新政策于3月1日起正式实施,适用于本市城镇职工、城乡居民等参保人员。
据了解,此次调整,除了将上述119种药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同时,还紧密结合本市情况,对门诊特殊疾病的药品报销品种也进行了适当调整完善,将新增药品“西尼莫德”和“芬戈莫德”纳入“多发性硬化”门诊特殊疾病药品报销范围;“安立生坦”纳入“肺动脉高压靶向治疗”门诊特殊疾病药品报销范围;将门诊特殊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抗纤维化治疗”调整为“肺间质病抗纤维化治疗”,并将“尼达尼布”纳入“肺间质病抗纤维化治疗”门诊特殊疾病报销。“泽布替尼”等19种其他新增药品纳入了本市恶性肿瘤等门诊特殊疾病药品报销范围。上述药品纳入门诊特殊疾病报销后,大病患者药品费用负担大幅减轻。
如治疗肺间质病的“尼达尼布”,国家实施药品谈判前,患者年均药费约24万元,通过国家谈判大幅降价后,患者年均药费约为9万元,纳入门诊特殊疾病报销后,退休职工该药年均负担将进一步降低到约1.5万元。
据了解,自2001年起,本市针对需要长期门诊治疗、费用较高的大病患者,建立了“门诊特殊疾病”制度,其门诊治疗发生的相关医药费用,按照住院报销比例和报销标准报销,且360天内只收取一个起付线。目前,本市门诊特殊疾病已达到17种。
同时,针对国家谈判成功药品,对长期门诊治疗、费用较高、适用于多种疾病治疗的药品,为了进一步减轻群众医药费负担,方便群众门诊治疗用药,本市参照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特殊疾病药品报销水平,对“可洛派韦”等8种药品继续试行门诊按固定比例负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80%支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70%支付。
市医保局指出,为保障新政切实惠及百姓,各定点医疗机构要根据医保药品目录调入、调出药品情况,及时召开药事管理会议,对本医疗机构用药目录进行调整和优化;要根据功能定位、临床需求和诊疗能力等及时配备、合理使用药品,不得以医保总额控制、医疗机构用药目录数量限制、药占比等为由影响新增药品,特别是谈判成功和续约谈判成功药品的配备、使用,保障患者用得上、用得好。
内存
17种门诊特殊疾病
恶性肿瘤门诊治疗、肾透析、肾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肝肾联合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心脏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肺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多发性硬化、眼底病变眼内注射治疗、重性精神病、C型尼曼匹克病、中重度过敏性哮喘生物制剂治疗、肺间质病抗纤维化治疗、肺动脉高压靶向治疗、耐多药结核。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上一篇:累计申领近9亿人、使用超400亿人次 健康一码行天下
下一篇: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
热门资讯
- 吹响建设全国康养产业根据地号角,康养产业融合发展论坛在攀枝花开幕
- 习近平向孟加拉国纪念“国父”穆吉布·拉赫曼诞辰100周年暨庆祝独立50周年活动发表视频致辞
- 五年规划彰显制度优势(人民论坛)
- 国务院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 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
- 10家非法社会组织网站被关停
- “被盯上”的个人信息如何保障?中消协张德志:对平台和监管提出更高要求
- 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 学史明理,把握规律悟思想(评论员观察)
- 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论)
- 医防相融 托起健康夕阳红
- 老人坐火车优先下铺 体现服务温度
- 创新引领 发展动力更强劲(奋斗“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
-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闭幕
- 李克强总理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 砥砺奋进开新局
-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闭幕
- 李克强总理将出席记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