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生保障更有力(权威发布)
/ 发布时间:2021-03-02 / 浏览量:86
2月23日,国新办举行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情况发布会。民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民政部部长李纪恒介绍,2020年,全国民政系统全力战疫情、促脱贫、兜底线,民政工作取得新进展。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要成果,协调7个省份民政工作队伍跨省支援武汉,全国累计接收抗疫捐赠资金约396.27亿元、捐赠物资约10.9亿件。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效显著,全年重点排查361万贫困人口,新纳入兜底保障109万人,全国共有19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范围。基本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城乡低保4426.8万人,低保标准同比增长8.6%、11.7%。城乡特困人员477.7万人,基本生活标准同比增长9.2%、12.2%。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健全,“十三五”期间先后在203个地区投入50亿元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截至2020年底全国养老机构3.8万个,各类机构和社区养老床位823.8万张。
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介绍,截至2020年底,有19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或者特困供养,占到全部贫困人口的19.6%,经过各方合力攻坚,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任务圆满完成。
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实现有效衔接。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救助制度逐步完善,社会救助家庭的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和困难群众监测预警机制逐步健全。同时,民政部开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定期开展数据比对,逐一摸排核实,确保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
李纪恒介绍,民政部将按照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的决策部署,把高质量编制实施“十四五”规划与谋划民政事业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更好地履行民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职责使命。
巩固拓展兜底脱贫成果,做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在保障对象上,适度扩大兜底保障和社会福利范围,将更多低收入人群和更多有需要的人群纳入政策保障。在保障内容上,从资金、物质为主逐步向精神慰藉、能力提升拓展。在手段方式上,充分运用大数据比对机制,提高精准保障和便民服务水平。在保障水平上,科学合理地调整完善各类救助保障标准。
编制实施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因地制宜完善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健全社区协商制度,加强智慧社区建设。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优化机构养老,加强医养康养相结合。
《 人民日报 》( 2021年02月24日 08 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上一篇: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人民论坛)
下一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热门资讯
- 吹响建设全国康养产业根据地号角,康养产业融合发展论坛在攀枝花开幕
- 习近平向孟加拉国纪念“国父”穆吉布·拉赫曼诞辰100周年暨庆祝独立50周年活动发表视频致辞
- 五年规划彰显制度优势(人民论坛)
- 国务院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 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
- 10家非法社会组织网站被关停
- “被盯上”的个人信息如何保障?中消协张德志:对平台和监管提出更高要求
- 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 学史明理,把握规律悟思想(评论员观察)
- 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论)
- 医防相融 托起健康夕阳红
- 老人坐火车优先下铺 体现服务温度
- 创新引领 发展动力更强劲(奋斗“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
-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闭幕
- 李克强总理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 砥砺奋进开新局
-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闭幕
- 李克强总理将出席记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