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试点数字人民币,帮助中老年人解决支付难题
/ 发布时间:2021-01-12 / 浏览量:1582
全国2.5亿老人中,近2亿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
作者 | 来自镁客星球的刘爽
日前,上海长宁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数字人民币在上海同仁医院开展试点测试。
试点期间,同仁医院于亦鸣医生使用医院新办理的屏显卡式硬钱包,在员工食堂实现了点餐、消费、支付的一站式体验。
于医生在体验数字人民币后表示,“第一次用数字人民币消费,感觉很方便,而且能够看到余额,很放心。”
本次试点是继深圳、苏州手机扫码、碰一碰支付之后,第一次实现了脱离手机的硬钱包支付,为运用智能终端困难的人群提供了更加便捷地支付方式。
从2004年支付宝推出移动支付开始,移动支付在短短16年里就进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现金支付反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中老年人不像年轻人对新兴事物有很强的的接受力,还停留在使用现金支付的阶段,在使用智能手机时也面临很大困难。
“没有健康码,被司机拒载“、“不会使用移动支付,连出门买菜都成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当年轻人成为市场消费竞相讨好的目标群体时,中老年人普遍遭遇了“消费难题”。
这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推出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或许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中老人的支付困境。
据了解,硬钱包卡片的右上角配有水墨屏窗口,可以显示消费金额、卡片余额、支付次数等信息。付款方式非常简单,只需拿出卡片刷一下就能完成支付,支付过程中也能直观地看到消费金额。
此外,数字人民币在推广方面也非常便捷,并且具有离线支付功能,在信号不好的地方也能便捷地完成支付。
据开通了数字人民币支付的商家表示:“我们商家收取数字人民币,不用进行复杂的设备改造,有一部安装了数字钱包APP的手机就可以。收取的数字人民币是实时到账,可以直接在银行卡里转进转出,也不用手续费。”
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正在全国多地渐次推开,并将继续扩大范围。
据数字资产研究院(CIDA)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表示:“未来2年到3年,最迟5年,即中国“十四五”期间,数字货币会有更大的突破,会很快迎来数字货币主导货币形态的拐点”。
上一篇:多地暖心助力 春节非必要不返乡
下一篇:为什么中老年人更热衷投资?答案很简单!
热门资讯
- 海口市老龄工作事务中心与广东智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达成 战略合作一-共同打造“银龄幸福卡"服务体系
- 三伏天晒背靠谱吗?
- 习近平主席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引发与会嘉宾热烈反响
- 鞍山灵西社区:打造家门口养老“幸福圈”
- “晚安牛奶”是助眠新宠还是营销噱头?
- 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上线
- 谌贻琴:积极扩大文旅和养老服务消费 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 陆治原为民政部党员干部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 器官“年龄”影响寿命,大脑最关键
- 叫停!这项手术不得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 2024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规模达9万亿元 健康消费扩容升级
- 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时强调 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 民政部:开展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加大老年人消费维权力度
- 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我国开展“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 两部门将组织开展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 守正创新 让中医好方变好药
- 小暑:顾护脾胃,静心度夏
- 筑牢健康证这道“防火墙”
- 一场追思会 拳拳念母心
- 健康科普,去伪存真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