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多地将发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 发布时间:2021-01-12 / 浏览量:73
截至1月5日,全国31个省区市党委陆续审议通过了当地“十四五”规划《建议》(下称《建议》)。记者梳理发现,多地《建议》均对养老方面给予关注,其中,“对公共场所进行适老化改造”“支持居家养老”“发展银发经济”成为多个省区市未来五年发展的着力点。
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让老年人日常生活更便捷,北京、上海、安徽、重庆、四川、贵州等省份提出,对公共场所进行适老化改造。其中,重庆提出,推进基础设施适老化改造,构建老年人友好型社区,发展智慧养老。四川计划加快推动公共场所、互联网应用等适老化改造,建设老年友好型生活环境。贵州将加强慢行交通、无障碍和适老化设施建设。安徽将“提高新建城区、新建小区养老服务配套设施比重,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写入《建议》。
“支持居家养老”也是各省区市《建议》中频繁出现的关键词之一。天津、辽宁、山东、广东、重庆、陕西等省区市均明确,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北京、黑龙江等地提出,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上海提出,着力解决好失能失智老人护理难题,让家门口的养老服务触手可及。
随着老年人群体日益受到关注,近年来,各种“为养老而生”的商业模式不断扩大,银发经济发展势头正旺。北京、吉林、浙江、山东、湖南、广西等省份均在《建议》中提出发展银发经济。天津明确,培育发展老年教育、老年体育、老年旅游等多元服务业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安徽、山东、贵州也提出,要积极发展老年教育。上海提出,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更好满足差异化、个性化养老需求。
此外,多个省份还在《建议》中推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政策。
天津提出,加快日间照料中心社会化运营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照料中心,推进“老人家食堂”全覆盖。
上海提出,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方式,大力推广养老顾问制度,积极推进智慧养老,发展异地养老,深化长三角养老服务合作。
山东将统一老年人优待政策,实现有效证件全省互认通用,营造尊老敬老养老爱老的社会氛围。
陕西提出,建立健全高龄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保障体系,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
……
中共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未来5年,围绕人口老龄化,各地必将在老年教育、医疗、养老产业等多个领域,出台更多利好政策。一幅面向老年人的发展蓝图正在描绘。
来源人民网
上一篇:2月1日起施行!临沂这些人,每人每月最高补贴200元
下一篇:多地暖心助力 春节非必要不返乡
热门资讯
- 上海推出老年专版健康码:工信部要求微信支付宝等适老化改造
- 让老年生活更有尊严更有幸福感
- 为什么中老年人更热衷投资?答案很简单!
- 上海试点数字人民币,帮助中老年人解决支付难题
- 多地暖心助力 春节非必要不返乡
- 未来5年,多地将发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 2月1日起施行!临沂这些人,每人每月最高补贴200元
- 总书记的一周(1月4日—1月9日)
- 学习网评:争当“创新发展拓荒牛”
- 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原地过年或许是最好的关爱
- 2021年怎样迈好第一步?权威访谈带你看
- 最强寒潮来袭!你的城市降温了吗?来碗暖汤驱驱寒
- 缅怀!今天,周恩来总理逝世45周年
- 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潜力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汇报等
- 天气很冷 有你们真暖
- 练兵备战再出发——2021年全军部队新年开训大扫描
- 以愚公精神呵护母亲河
- 联播+丨开局“十四五” 牢记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战线的谆谆嘱托
- 社会组织助力“健康中国”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