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一老一小” 幸福千家万户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发布时间:2025-03-24 / 浏览量:112
在山东济宁任城区南苑街道“一老一小”服务中心,孩子们系上围裙,拿起擀面杖,有模有样擀着面皮,老人则巧手翻飞,把面皮捏成花瓣、元宝;江苏连云港海州区路南街道葵花社区的幼儿园里,每天都有老人来“打卡”,他们有的切磋棋艺,有的挥毫泼墨,欢声笑语不断;广东深圳南山区沙河街道一所托育园的草坪上,老人和孩子排着整齐的队伍,跟着节拍欢快起舞,其乐融融……同一片屋檐下的“一老一小”,勾勒出“老幼共托”的生动图景。
“一老一小”,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年轻父母要上班,孩子谁来带?老人日常生活谁来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普惠养老服务”“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牵系每个家庭的幸福生活与美好未来。在一些城市,“老幼共托”模式渐成风尚,为解决“一老一小”照护难题提出新方案。
从需求端来看,老龄化趋势叠加生育支持政策不断出台,人们对养老托育服务的需求愈发迫切。托幼与养老,看似处于人生两端,需求却有诸多相似:幼儿园大多开在社区周围,以就近、便利为原则,居家养老服务亦如此;小朋友需要照看、辅助餐食等,与养老服务需求大同小异。对双职工家庭来说,如果能将老人和孩子安排在一起,压力能减轻不少。
供给侧,不少地方的幼儿园承受压力。将目光投向老年群体,探索“老幼共托”新模式,既能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又能给孩子提供看护、教育等服务,让“朝阳”与“夕阳”在同一片屋檐下同享欢乐,既盘活了资源,也为托幼机构转型提供新路径。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老人与孩子的互动往往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孩子们的活力感染着老年人,而老年人的知识、经验也熏陶影响孩子们。当绘本区添置书法角,滑梯旁有了适老化扶手,这种“时空折叠”催生出意外收获——孩子们围着老人学剪纸、老人跟着幼师做手指操,幸福跨越代际稳稳传递。
“老幼共托”的尝试,不仅是社会服务与照护模式的创新探索,也是积极应对我国人口形势变化的务实举措。不少企业、机构都很看好这一新模式,截至去年底,中国已有“老幼共托”相关企业36.2万余家。
不过也要看到,“老幼共托”可不是幼儿园加挂个牌子那么简单。托老和托幼虽有相似,但也有诸多不同,不仅需要的设施不同,对照护人员的能力要求也有所差异。而且,两类服务涉及不同管理主体,实现“1+1>2”,还需要建立跨部门的协调和“政策包”精准滴灌,从而扩大优质服务供给。
作为新生事物,“老幼共托”还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定能为“一老一小”撑起一片温暖的晴空,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茁壮成长,真正实现老有颐养、幼有善育。
上一篇:养老机器人向我们走来
下一篇:海南: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壮大银发经济规模
热门资讯
- 9部门联合发文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惠民
- 重庆:开展“银龄行动”主题活动 激励广大老年人投身志愿服务
- 上海:推进老年人需求与文化旅游资源全面对接
- 医保基金即时结算覆盖定点医药机构超24万家
- 习近平抵达金边对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
- 中国共产党中国老龄协会直属机关第一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 辽宁:老年人申领基本养老津贴“最多跑一次”
- 国家疾控局:水痘、手足口病这样预防
-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就是癌?
- 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
- 西藏:老龄和养老服务事业扎实推进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
- 直播间“坑老套路”瞄准银发族
- 关爱“银发族” 打造老年友好型消费环境
- 刘振国: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贡献“亚洲智慧”
- 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衰退新标志物发现
- 健康消费热 首发经济火(市场万花筒)
- 习近平同印度总统穆尔穆就中印建交75周年互致贺电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 运动防不住血栓?警惕这三个形成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