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一老一小” 幸福千家万户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发布时间:2025-03-24 / 浏览量:262
在山东济宁任城区南苑街道“一老一小”服务中心,孩子们系上围裙,拿起擀面杖,有模有样擀着面皮,老人则巧手翻飞,把面皮捏成花瓣、元宝;江苏连云港海州区路南街道葵花社区的幼儿园里,每天都有老人来“打卡”,他们有的切磋棋艺,有的挥毫泼墨,欢声笑语不断;广东深圳南山区沙河街道一所托育园的草坪上,老人和孩子排着整齐的队伍,跟着节拍欢快起舞,其乐融融……同一片屋檐下的“一老一小”,勾勒出“老幼共托”的生动图景。
“一老一小”,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年轻父母要上班,孩子谁来带?老人日常生活谁来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普惠养老服务”“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牵系每个家庭的幸福生活与美好未来。在一些城市,“老幼共托”模式渐成风尚,为解决“一老一小”照护难题提出新方案。
从需求端来看,老龄化趋势叠加生育支持政策不断出台,人们对养老托育服务的需求愈发迫切。托幼与养老,看似处于人生两端,需求却有诸多相似:幼儿园大多开在社区周围,以就近、便利为原则,居家养老服务亦如此;小朋友需要照看、辅助餐食等,与养老服务需求大同小异。对双职工家庭来说,如果能将老人和孩子安排在一起,压力能减轻不少。
供给侧,不少地方的幼儿园承受压力。将目光投向老年群体,探索“老幼共托”新模式,既能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又能给孩子提供看护、教育等服务,让“朝阳”与“夕阳”在同一片屋檐下同享欢乐,既盘活了资源,也为托幼机构转型提供新路径。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老人与孩子的互动往往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孩子们的活力感染着老年人,而老年人的知识、经验也熏陶影响孩子们。当绘本区添置书法角,滑梯旁有了适老化扶手,这种“时空折叠”催生出意外收获——孩子们围着老人学剪纸、老人跟着幼师做手指操,幸福跨越代际稳稳传递。
“老幼共托”的尝试,不仅是社会服务与照护模式的创新探索,也是积极应对我国人口形势变化的务实举措。不少企业、机构都很看好这一新模式,截至去年底,中国已有“老幼共托”相关企业36.2万余家。
不过也要看到,“老幼共托”可不是幼儿园加挂个牌子那么简单。托老和托幼虽有相似,但也有诸多不同,不仅需要的设施不同,对照护人员的能力要求也有所差异。而且,两类服务涉及不同管理主体,实现“1+1>2”,还需要建立跨部门的协调和“政策包”精准滴灌,从而扩大优质服务供给。
作为新生事物,“老幼共托”还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定能为“一老一小”撑起一片温暖的晴空,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茁壮成长,真正实现老有颐养、幼有善育。
上一篇:养老机器人向我们走来
下一篇:海南: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壮大银发经济规模
热门资讯
- 浙江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浙江省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统计公报》的通知
- 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 陆治原在《机关党建研究》发表署名文章:驰而不息深化纪律建设 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 关爱颈椎,守护“生命之桥”(名医讲堂)
- 夏季也可泡泡脚(中医养生)
- 让长护险照护安稳晚年(无影灯)
- 人社部:个人养老金领取时需要缴纳3%个人所得税
- 关于遏制养老机构重特大火灾事故,国家消防救援局征求意见
- 第七部《康养蓝皮书》将发布
- 聚焦“老年旅游与康养技术”,第七部《康养蓝皮书》出版
- 第七部《康养蓝皮书》将于6月21日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发布
- 第七部《康养蓝皮书》即将发布
- 聚焦“老年旅游与康养技术”,第七部《康养蓝皮书》出版
- 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一瞥
- 日行百分钟,慢性腰痛风险降两成
- 完善数智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总体安排公布
-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
- “苏青银龄行动”省际对口援助工作启动
- 北京建成322个社区老年心理关爱点
- 中消协将加强“一老一小”消费权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