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养结合 让养老有“医”靠
/ 发布时间:2025-03-19 / 浏览量:127
房间位于4楼,上午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80岁的陆爷爷的脸上。正在鼻饲的陆爷爷平躺在床上,护工守在他身边忙碌着……
这是日前位于天津市南开区的一级医院天拖医院内的一幕。陆爷爷并不是天拖医院的住院病人,而是在天拖医院住了3年之久的康养老人。“3年前陆爷爷被三级医院判定为需要临终关怀的病危老人,自住进我们这里进行护理后,一直顽强地生存着,成为家属的一个安慰。”天拖医院院长王静告诉记者。
天拖医院在上一轮国企改革中与原先的国企职工医院定位脱钩,并与汉盐医院、天铁医院、永久医院等一起归于天津康养集团。“我们天拖医院于2021年成为全市首批长期护理保险(简称长护险)定点服务机构,自此开始从独立诊疗向医养结合转型。目前医院内长住的康养老人有33位,占到90张总床位的近四成。医院为这些老人配备了8位护工,24小时轮班照护他们,让老人的子女安心放心。”王静说,“符合长护险的康养老人每月可节省护理费1000多元,既可以享受到国家的保险补贴,又可以享受到医院的专业护理。”
成立于1951年的汉盐医院是2022年成为长护险定点医院的。“当时申办长护险资质,打造专业护理团队向医养结合转型,也是想着要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为破解‘医院不能养,机构不能医,家庭无力护’的社会养老难题贡献我们一份力。我们整合内科、外科、中医康复科、针灸科,成立专门的医养结合服务团队,目前共有26张医养结合长护床位,为失能失智老人和半失能老人提供养老支持。”汉盐医院党支部书记、康养集团副总经理张立军介绍。
在汉盐医院探望婆婆的王女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婆婆因为先后两次脑梗造成偏瘫,以前在家请护工,每个月花费除了5000元工资外,还需要包吃住,护理得也不太理想,老太太生了褥疮。来到这儿,长护险补贴以后不到4000元,护理也不错,褥疮也好了。”
73岁的赵大爷正在汉盐医院长护床位前看望93岁的老母亲。“以前住在家里的时候除了喂水喂药喂饭,每两小时还要给母亲翻一次身,非常辛苦。现在母亲来到这里,被照护得非常好,我们自己也是老人了,这对我们来说可是帮了大忙了。”
像天拖、汉盐这样将医院原先的医疗床位改造为护理型养老床位,推动医养服务无缝衔接,是康养集团当前正在努力的方向。
目前,康养集团旗下有6家职工医院、1家综合性养老社区、11家外埠康旅机构以及13处待开发康养综合体。康养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胡介绍,医养结合模式,在康养集团的规划中除了继续增加旗下一级医院养护型床位外,还将推动天铁、永久等二级医院以“大综合小专科”运营模式,提供全覆盖基础医疗服务,并重点发展老年医学、康复医学、中医理疗等与康养产业高度协同的特色医疗学科,更好地保障周边社区老年居民的身体健康。目前,康养集团所属永久医院、汉盐医院依托下辖的3个社区卫生站,组成由包括全科医生、中医康复师、护士、护理员在内的入户服务团队,为属地社区居民提供体检、慢病管理和入户下胃管、导尿等医疗护理服务,打造“15分钟社区医养服务圈”,已为49万人次提供诊疗服务,仅永久医院所辖社区卫生站家庭医生签约已达1.4万人,天铁医院涉县院区为河北省属地社区4万余居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
“另外,我们在13处自持闲置资产的开发过程中,将优选具备医疗养老双资质要求的合作者,共同开发医养结合项目,通过空间改造与功能叠加,建设复合型医养服务载体,确保年内建成运营1个康养综合体。目前,我们正在积极谋求与德国、日本等国外知名养老机构的合资、合作运营,引入先进养老经营和管理理念。”丁胡介绍。
在康养集团所属综合型养老社区康宁津园,近千名平均年龄81岁的老人正居住在这儿安享晚年。记者看到,康宁津园社区内配套建有1所一级医院泊泰医院,为园区内的老人提供“小病不出户、常病不离园、大病直通车”的医养结合服务,实现了医疗资源与康养场景的深度耦合。
丁胡介绍,未来5年,康养集团将积极构建“社区—机构—居家”全场景养老产品生态圈,在市内重点布局养老机构、嵌入式养老综合体、居家服务站等养老服务业态,提供养老总床位预计超过7500张。
来源:天津日报
上一篇:江西出台措施促进养老服务和老年健康消费
下一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
热门资讯
- 9部门联合发文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惠民
- 重庆:开展“银龄行动”主题活动 激励广大老年人投身志愿服务
- 上海:推进老年人需求与文化旅游资源全面对接
- 医保基金即时结算覆盖定点医药机构超24万家
- 习近平抵达金边对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
- 中国共产党中国老龄协会直属机关第一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 辽宁:老年人申领基本养老津贴“最多跑一次”
- 国家疾控局:水痘、手足口病这样预防
-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就是癌?
- 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
- 西藏:老龄和养老服务事业扎实推进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
- 直播间“坑老套路”瞄准银发族
- 关爱“银发族” 打造老年友好型消费环境
- 刘振国: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贡献“亚洲智慧”
- 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衰退新标志物发现
- 健康消费热 首发经济火(市场万花筒)
- 习近平同印度总统穆尔穆就中印建交75周年互致贺电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 运动防不住血栓?警惕这三个形成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