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保障居家失能老年人享受到高品质养老服务
来源:光明日报 / 发布时间:2025-02-12 / 浏览量:151
本报北京2月11日电(记者任欢)民政部近日发布《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行业标准,这是国家层面关于家庭养老床位的首个服务标准,对于促进家庭养老床位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民政部、财政部组织实施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截至2024年年底,累计支持184个地区建设35.8万张家庭养老床位,探索形成了为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专业化照护服务的有效模式。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编制发布《基本规范》,有利于指导各类养老服务机构针对居家失能老年群体需求提供规范化、专业化、精准化的照护服务,有利于引导更多社会力量规范有序参与,保障居家失能老年人享受到连续、稳定、专业的高品质养老服务。
该负责人介绍,《基本规范》明确了家庭养老床位主要面向的是居家养老的失能老年人。明确了家庭养老床位的服务对象,是依据《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国家标准被评定为轻度及以上失能等级的老年人,同时,考虑家庭养老床位有别于养老机构全日集中照护的客观情况,明确中度及以上失能等级的老年人宜有相对固定的家庭照护者。明确了家庭养老床位服务主体为依法登记、具备失能老年人专业照护服务能力的养老服务企事业单位和组织(统称养老服务机构)。明确了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内容、程序及要求,比如,针对适老化改造、智能化配置,明确施工改造、设施配备、辅具配置等改造方式和智能设备配置功能及要求,并以附表形式给出了改造和配置项目参考清单,针对上门照护服务,明确饮食照护、环境清洁等基础生活照护服务及其他个性化服务内容及要求。明确了家庭养老床位风险防控措施,比如,对于需要家庭照护者陪伴的老年人,要求家庭照护者在场,对服务过程进行音视频记录等风险防控措施,切实保障老年人等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
“下一步,民政部将充分发挥试点示范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标准化引领家庭养老床位服务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强标准实施监督,动态记录《基本规范》实施过程中发现并反馈的问题,结合实践经验认真研究,适时优化完善《基本规范》内容。”该负责人说。
上一篇:2025年青海养老释放更多利好消息
下一篇:人工智能点亮医疗新场景
热门资讯
- 多部门相关负责人发声,传递这些政策信号
- 擦亮新时代党的建设“金色名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推进作风建设纪实
- 上海:启动2025年陪诊师培训 助力养老服务专业化发展
- 福建今年将培训养老服务人员1万人次
- 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未来10年将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要“窗口期”
- 四川广元:聚银辉力量 助城乡发展
- 海南: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壮大银发经济规模
- 温暖“一老一小” 幸福千家万户
- 养老机器人向我们走来
- 江苏常州:老科协举办“银龄阅读推广计划”座谈会
- 江西:出台措施促进养老服务和老年健康消费
- 刷手机,老年人也要防沉迷(民生一线)
- 春分时节,关注身体健康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
- 天津:医养结合 让养老有“医”靠
- 江西出台措施促进养老服务和老年健康消费
- 陕西西安:启动智慧养老院建设试点工作
- 江西:老龄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召开
- 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 中办印发《通知》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